严抓学习教育 标清纪律戒尺 精准定性量纪
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中干事创业

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5-04-15 15:54:24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要求,在准确运用“四种形态”上巩固深化,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发挥层层设防作用。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作为运用“四种形态”的责任主体,要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层层设牢监督防线,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做到实事求是、毋枉毋纵,准确定性量纪。特别是县级纪委监委,处在基层一线,面向最广大的基层干部,如何准确用好“四种形态”,既维护党纪国法严肃性,又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真正把好层层设防的重要关口,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从“四种形态”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一是酝酿提出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二是不断完善阶段。2016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央纪委的工作部署,在实践中努力转变工作理念,创新思路方法,从信访受理、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到执纪审查、调查谈话、审理报告,都坚持纪在法前,把“四种形态”运用情况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为从制度上固化“四种形态”打下了实践基础。三是制度固化阶段。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党中央先后将“四种形态”写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四种形态”通过党章、两个条例、一个规则等党内法规予以了制度固化。四是深化运用阶段。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党组织不断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中关于实事求是运用“四种形态”的表述,不再像以往的用“监督执纪”四个字来作限定词,恰恰反映新要求,既要在纪检工作中运用,也要在监察工作中用好“四种形态”,反映了贯通纪检、监察。把监督执纪去掉,是我们党从认识到实践的一个深化,“四种形态”已经不仅仅是纪委监委的责任,而是两个主体的责任且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科学。

可以说,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当前“四种形态”已经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严密完整的逻辑体系,这需要统筹把握、准确运用。如何根据基层实际,发挥出“四种形态”逐级递进、层层设防的作用,结合2024年6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的《纪检监察机关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实施办法(试行)》,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实教育培训,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基层党员干部“人多”“面广”,是党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末梢”,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接触,一旦对党纪国法“无知”“无畏”,甚至由此出现贪污腐败问题,将直接损害群众利益,因此要持续深化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探索建立覆盖全体基层党员干部的常态化、长效化纪律教育机制,把准确运用“四种形态”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党纪法规教育、警示教育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更好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党的纪律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同时,突出抓好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常态化学习教育,全面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党规党纪、法律法规,在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增强学习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二是强化日常监督,坚持做到防微杜渐。从基层查处的案例看,很多党员干部从“好同志”沦为“阶下囚”都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曾有很多能够得到“挽救”的机会,但或因自身原因,或因其他原因被错过,因此,要发挥“四种形态”层层设防作用,第一道关口就要做实日常监督,党委(党组)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谈心谈话、走访调研、列席会议、专项检查、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及时发现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纪律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予以诫勉等方式,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使党员干部有“小过”“小错”时,及时认清错误、勇于改正错误,防止小问题演变为大错误。

三是突出严管厚爱,纪法情理贯通融合。基层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事务,难免在先试先行、攻坚克难、处置突发事件中出现失误,一旦“不分青红皂白”“把人一棍子打死”,很容易挫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因此,需要我们正确把握政策策略,综合考量违纪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区分不同情况,给予恰当处置,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进而充分调动保护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辛集市纪委监委 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