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5-03-19 10:05:37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其品行的“砥砺石”,也是党风的“晴雨表”。对党员干部而言,良好家风是为官从政的必修课,必须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扎实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省纪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家风不正现象,采取有力举措,拿出过硬招数,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意义重大、正当其时。
上好廉洁教育“必修课”,汲取优良家风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修身治家、立身处世等方方面面作出规范,凝结成崇德尚廉、廉为正本、持廉守正等廉洁文化精髓,为培育党员干部廉洁家风提供了道德滋养。回顾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被誉为“家训之祖”的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治家之经”的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等均生动映射出重家教、守家训、正家风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重视家教家风,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家风为培育廉洁家风提供了精神密码。毛泽东同志曾为亲情立下“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三不原则”;周恩来同志曾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并定下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的“十条家规”……无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风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纳入作风建设范畴,《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对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纪律处分。这些党内重要法规都为家风建设明确了硬约束、硬杠杠,都是我们开展廉洁教育的必修课。我们必须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充分发挥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引领作用,讲好古代先贤家风故事、革命先辈红色家风故事、新时代共产党人良好家风故事,诠释家风建设制度规范,传播古今适用的廉洁价值观,推动廉洁教育融入家庭、融入日常,使之成为绵延不断的精神血脉,成为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
上好身边典范“公开课”,充盈清廉家庭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家风不仅关系个人之进退、一家之荣辱,而且对整个党风政风社风民风都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这就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清廉家风建设,自觉践行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民造福的公德、严于律己的私德,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榜样,有无穷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要发挥身边正面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典型宣讲与典型培树表彰,放大示范效应,让广大家庭学有榜样、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要与时俱进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助廉”活动,通过接受一次廉洁洗礼、聆听一堂家风课、分享一个家风故事、书写一封廉洁家书、宣读一份家庭助廉倡议、进行一次廉政家访、录制一段廉政微视频、征集一件廉洁文化作品等,让党员干部时时受感染、处处得熏陶,从好家风好家教中汲取精神力量,修身律己从严治家;让党员干部家属自觉当好“廉内助”、吹好“廉洁风”、守好“幸福门”。
上好反面典型“警示课”,筑牢家庭廉洁防线。清廉传家惠久远,家风不正遗祸患。家风败坏往往是党员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党员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如果把公权力变成为亲友牟利的工具,对家人娇惯纵容,凭借特权优先获取资源,只会让家人子女走上歧路。深化家风建设,必须戒尺高悬、警钟长鸣。要精选反面典型案例,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从而达到引以为戒、检身正己的效果;强化现场教育,增强警示教育的震慑力,通过实地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现场旁听案件庭审等等,让党员干部深刻感受到违纪违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思想上受警醒、灵魂上受触动;培树廉洁文化,增强警示教育的持久力,守好思想防线、用权底线、纪律红线、家风界线,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当好优良家风的践行者、示范者、推动者,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断注入廉洁家庭力量。(省纪委监委驻省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