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重大部署。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坚定信心、干字当头,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轨道前行。
针对违规摊派费用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既揪住老问题,又紧盯新动向,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毫不手软,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区军雄“组织观念淡薄,长期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付慧华“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近期发布的通报中,多名违纪违法人员都存在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问题。
以借贷之名行受贿之实,不仅违纪而且涉嫌受贿犯罪。怎样把握违规借贷和正常民间借贷的界限?如何严查党员干部以借贷为名搞利益输送等违纪违法行为?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北京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高朋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指出,其“安排管理和服务对象为其家庭提供‘保姆式’服务”,引发广泛关注。近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沉溺于“保姆式”服务,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成为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典型。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权力运行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健康福祉。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靠前监督、精准监督,严肃查处基层医疗机构在设备、药品、耗材采购及工程建设等关键环节的问题,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党员干部违规兼职,既可能引发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通过兼职化公为私、以权谋私的廉政风险,也可能导致经济组织间的不平等竞争,扰乱正常市场经济秩序。在执纪执法实践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握隐形变异新动向,对党员干部违规兼职问题深入研究、精准认定、抓早抓小、规范处理。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公款管理使用特别是费用报销这个关键环节,加强监督检查,贯通审计监督、财会监督,发挥信息化手段作用,精准识别、从严查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国庆假期,各地区各部门推出多项优惠政策,活跃假日经济,激发市场活力。涌动的消费热潮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再次显示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底气。
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并指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强化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实效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要求,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既“由风查腐”,防止“以风盖腐”,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又“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在工作实践中,持续深化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根同源的规律性认识,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一体整饬不正之风、惩治腐败,切实维护新风正气和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