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违规兼职,既可能引发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通过兼职化公为私、以权谋私的廉政风险,也可能导致经济组织间的不平等竞争,扰乱正常市场经济秩序。在执纪执法实践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握隐形变异新动向,对党员干部违规兼职问题深入研究、精准认定、抓早抓小、规范处理。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公款管理使用特别是费用报销这个关键环节,加强监督检查,贯通审计监督、财会监督,发挥信息化手段作用,精准识别、从严查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国庆假期,各地区各部门推出多项优惠政策,活跃假日经济,激发市场活力。涌动的消费热潮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再次显示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底气。
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并指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强化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实效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要求,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既“由风查腐”,防止“以风盖腐”,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又“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在工作实践中,持续深化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根同源的规律性认识,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一体整饬不正之风、惩治腐败,切实维护新风正气和良好政治生态。
针对“小金库”问题出现隐形变异、改头换面,以及少数党员干部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违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类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说服力的整改意见,督促协同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从严整治“小金库”。
近期,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案例中,有的涉及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其中有的直接牵涉到招标代理机构。作为招投标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
严查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推动压实招标人责任向招投标领域乱象“亮剑”四川省成都建工集团纪委聚焦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开展专项监督,严查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招投标、明招暗定、围标串标等问题,压实招标人主体责任,护航重点项目廉洁高效推进。”成都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有的招标方在项目论证调研期间与意向中标方已“充分沟通”,在招标文件倾向性条件设置、默许其“勾兑”评标委员会专家等方面提供帮助,提高中标概率。无论是招标前的“充分沟通”、招标文件“量身定制”,抑或是招投标过程中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的“全力配合”,都是为了帮招标人实现意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其中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