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监督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学习园地>
业务探讨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47) | 纪检监察机关涉案财物查扣和保管的规定是什么?

2020-06-09

第四十七条 查封、扣押(暂扣、封存)、冻结、移交涉案财物,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46) | 纪检监察机关取证工作要求是什么?

2020-06-08

纪检监察机关应当严格依规依纪依法收集、鉴别证据,做到全面、客观,形成相互印证、完整稳定的证据链。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45) | 纪检监察机关外查工作要求是什么?

2020-06-05

本条主要是提出了“四个不得”的要求。外查工作是审查调查的重要方面,出现问题的风险较高,必须严格控制和管理。规定本条的主要目的,是督促审查调查人员讲政治、顾大局,严格执行外查方案,强化规矩意识,按程序开展工作,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和集体研究,杜绝个人专断、以案谋私。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44) | 纪检监察机关如何对被审查调查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2020-06-04

第四十四条 审查调查期间,对被审查调查人以同志相称,安排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理想信念宗旨教育,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其深刻反省、认识错误、交代问题,写出忏悔反思材料。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43) | 纪检监察机关如何向被审查调查人宣布立案决定和保障被审查调查人权益?

2020-06-03

第四十三条 立案审查调查方案批准后,应当由纪检监察机关相关负责人或者部门负责人与被审查调查人谈话,宣布立案决定,讲明党的政策和纪律,要求被审查调查人端正态度、配合审查调查。 审查调查应当充分听取被审查调查人陈述,保障其饮食、休息,提供医疗服务,确保安全。严格禁止使用违反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手段,严禁逼供、诱供、侮辱、打骂、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42) | 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审查调查有哪些相关工作要求?

2020-06-01

审查调查工作应当依照规定由两人以上进行,按照规定出示证件,出具书面通知。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41) | 纪检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如何通知被审查调查人所在单位和家属并向社会公布?

2020-05-29

需要对被审查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的,应当依据监察法进行,在24小时内通知其所在单位和家属,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因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而不宜通知或者公开的,应当按程序报批并记录在案。有碍调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40) | 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措施如何使用?怎样监督管理?

2020-05-21

审查调查组可以依照党章党规和监察法,经审批进行谈话、讯问、询问、留置、查询、冻结、搜查、调取、查封、扣押(暂扣、封存)、勘验检查、鉴定,提请有关机关采取技术调查、通缉、限制出境等措施。 承办部门应当建立台账,记录使用措施情况,向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备案。 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核对检查,定期汇总重要措施使用情况并报告纪委监委领导和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发现违规违纪违法使用措施的,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防止擅自扩大范围、延长时限。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39) | 纪检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相关负责人,监督检查、审查调查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审查调查组组长审查调查权限如何划分?

2020-05-20

第三十九条 对涉嫌严重违纪或者职务违法、职务犯罪人员立案审查调查,纪检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应当主持召开由纪检监察机关相关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研究批准审查调查方案...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38) | 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报批程序是什么?

2020-05-18

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承办部门应当起草立案审查调查呈批报告,经纪检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审批,报同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审查调查。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37) | 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标准和立案条件是什么?

2020-05-15

第三十七条 纪检监察机关经过初步核实,对党员、干部以及监察对象涉嫌违纪或者职务违法、职务犯罪,需要追究纪律或者法律责任的,应当立案审查调查。 凡报请批准立案的,应当已经掌握部分违纪或者职务违法、职务犯罪事实和证据,具备进行审查调查的条件。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36) | 党委(党组)加强对审查调查工作领导总体要求是什么?

2020-05-14

党委(党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党员、干部以及监察对象涉嫌严重违纪或者职务违法、职务犯罪问题审查调查处置工作,定期听取重大案件情况报告,加强反腐败协调机构的机制建设,坚定不移、精准有序惩治腐败。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35) | 纪检监察机关初步核实工作结束后如何报告、处置及审批?

2020-05-13

初步核实工作结束后,核查组应当撰写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列明被核查人基本情况、反映的主要问题、办理依据以及初步核实结果、存在疑点、处理建议,由核查组全体人员签名备查。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34) | 纪检监察机关初步核实措施有哪些?

2020-05-12

第三十四条 核查组经批准可以采取必要措施收集证据,与相关人员谈话了解情况,要求相关组织作出说明,调取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阅复制文件、账目、档案等资料,查核资产情况和有关信息,进行鉴定勘验。对被核查人及相关人员主动上交的财物,核查组应当予以暂扣。 需要采取技术调查或者限制出境等措施的,纪检监察机关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交有关机关执行。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33) | 纪检监察机关初步核实如何准备和报批?

2020-05-11

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初步核实方式处置问题线索,应当制定工作方案,成立核查组,履行审批程序。被核查人为下一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的,纪检监察机关应当报同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批准。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32) | 初步核实总体要求是什么?

2020-05-09

初步核实是在立案前对问题线索进行初步了解、核实的活动。作为问题线索处置的重要方式和监督执纪的重要环节,其任务是了解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否存在,为是否立案提供依据。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31) | 被谈话函询的党员干部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上如何作说明?

2020-05-08

 被谈话函询的党员干部应当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上就本年度或者上年度谈话函询问题进行说明,讲清组织予以采信了结的情况;存在违纪问题的,应当进行自我批评,作出检讨。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30) | 纪检监察机关谈话函询后处理方式程序是什么?

2020-05-07

承办部门应当在谈话结束或者收到函询回复后1个月内写出情况报告和处置意见,按程序报批。根据不同情形作出相应处理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29) | 纪检监察机关函询程序有哪些要求?

2020-05-06

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函询应当以办公厅(室)名义发函给被反映人,并抄送其所在党委(党组)和派驻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被函询人应当在收到函件后15个工作日内写出说明材料,由其所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后发函回复。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28) | 采取谈话方式处置问题线索的谈话主体、 谈话场所和有关要求是什么?

2020-04-29

谈话应当由纪检监察机关相关负责人或者承办部门负责人进行,可以由被谈话人所在党委(党组)、纪委监委(纪检监察组、纪检监察工委)有关负责人陪同;经批准也可以委托被谈话人所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