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或生活中,少不了办这事办那事。在不少人看来,办成与否、顺利与否,关键看有没有管事、有权的熟人,却未必看合不合规、该不该办。一些老百姓这样想似乎不无道理。因为在有的地方、有的人那里,私谊大于公权,公权得为交情让路。
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自律算不算是一种性格,姑且不论;但可以肯定地说,领导干部缺乏自律或放松自律,以致发展为随心所欲,那就啥都不用说了,堕入深渊、身败名裂是必然归宿,不会有第二种结果。
2016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监察部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中央纪委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部署,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就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牢牢扭住基层党支部这个重点,抓好党支部制度建设这个关键,让党支部吹响“集合号”、当好“小郎中”、用好“处方权”。
“关键少数”担负关键责任,“关键少数”应有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抓住“关键少数”。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就要推动“关键少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进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的有力抓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要坚持不懈抓下去。”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苍蝇扑面”问题,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走遍天涯觅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的人,回到家里就发现它了”,那是因为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中所形成的好风气,具有很强的黏合力、凝聚力,是构成自己道德素养和心灵依傍的重要部分。
8800多万党员,数量相当于世界第十五大国家的人口数。是什么力量让如此规模的政治组织“行动如一人”“坚固如钢铁”?有效的党内思想教育、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一个关键因素。
“面对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矛盾,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靠的就是觉悟,最终检验的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觉悟了,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