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半百的马付勇2012年5月进入纪检监察系统工作,曾任西藏自治区纪委监委第五、第三监督检查室主任,现任自治区纪委监委驻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组长,他常自喻为一棵经受风霜雪雨的“高原沙棘”,扎根反腐一线,竭力维护好自治区国土资源系统的政治生态。
他深入其他医院调研走访,并与党委主要领导充分沟通,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梳理出医院相关岗位廉政风险点30项94个,按照风险高低实行A、B、C三级管理,将高风险的决策权、基建权、人事权、财务权、采购权等8项职务权力和职业权力列为A级,进行重点监控。时任河北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梅建强走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会场。在他的主持下,权力运行监控被纳入向干部职工院务党务公开重要内容,使医院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纪检监察监督与医院干部职工监督同频共振、深度融合,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人如其名,中山大学纪委副书记吴长征凭借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股果敢坚毅的劲头,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与智慧,为中山大学纪检监察工作守土尽责,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驾护航。
“讲政治、顾大局,讲方法、有思路,讲奉献、有担当,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踏踏实实为反腐败事业不懈奋斗。”在同事们心中,这就是青海省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主任刘成玉的真实写照。
“骨头硬、心思细”,是众多同事对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赵寒亚的“画像”。自2002年走上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以来,赵寒亚20多年如一日奋战在纪检监察战线,办起案来雷厉风行。他不为人情干扰所困,不为名利所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牵头查办案件120余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10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
2016年,初到无锡市纪委任副书记的孙英便接下了反腐败追逃追赃工作的重任,当时正是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协调反腐败追逃追赃工作的关键节点,无锡市面临着追回多名“百名红通人员”和外逃职务犯罪人员的艰巨任务。”7年来,孙英追逃追赃工作的足迹遍布亚洲、北美洲、欧洲的10个国家和地区,行程近30万公里,先后追回或指导、协助追回任标、徐雪伟、王颀、吴健、谢浩杰、彭惠忠、邱堂善、孙锋等外逃人员12人,其中“百名红通人员”3人、中央追逃办公开曝光的“50名重点外逃人员”1人。2022年5月19日,“百名红通人员”孙锋在境外落网并被遣返回国,至此,无锡市“百名红通人员”追捕任务全部完成。
风采|从不懈怠的“打铁战士”记辽宁省盘锦市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原三级主任科员马宝华“多年来,他带领的办案组,一直深受领导的信任,始终承担主要审查调查对象的谈话工作。面对谈话对象,他总是胸有成竹,善于从繁杂的案件线索中抽丝剥茧,最终找到案件的突破口……”2022年,在辽宁省雷锋式纪检监察干部先进典型事迹巡讲中,盘锦市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讲述的自己“师傅”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广大听众。但两人均存在对抗组织审查调查的情况,使得案件调查进展缓慢,谈话工作陷入困境,一度让专案组感到棘手。
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位于大兴安岭东麓,森林覆盖率达51.2%,有“绿色宝库”之称。阿荣是满语“清洁、干净”的意思。“马超长年奔忙在正风肃纪反腐一线,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啄木鸟,穿行于茫茫林海间”,这是阿荣旗的干部群众对阿荣旗委常委,旗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马超的一致印象。从事纪检监察工作19年,马超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忠诚干净担当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宁幸福。
在农村与群众打了近8年交道,吴烨的办公室在乡野之中,在村民之间,搞好监督在她看来就是把一件件农村民生关切事办好,让笑颜时常展露在农民的脸庞。
迅速进入角色,在金伟看来,是纪检监察老兵的基本素养。离开浙江省杭州市纪委常委岗位,担任市委巡察组组长不到一个月,他就带队谈话近70人次,发现问题53个,每个问题都细化到具体人具体事。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无论负责的工作如何调整,金伟始终坚守政治监督定位,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小切口推动社会治理,用满腔的赤子情怀追求着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