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发布时间:2017-06-04 08:57:07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省纪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深入挖掘西柏坡精神蕴含的廉政文化,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推出西柏坡廉政故事专栏,通过展示老一辈革命家的廉洁作风,鼓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崇廉尚廉、向善向上,让新风正气在燕赵大地蔚然成风。
“不做寿”是毛主席一贯倡导并身体力行的。1943年,延安各界提议给毛主席的50岁寿辰搞庆贺典礼,中央一部门的负责同志写信报告了毛主席。主席回信说:“生日决定不做,做生日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最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
到毛主席54岁生日时,正值1947年党中央“十二月会议”期间,在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又想给他做寿。但是他坚决不答应,并且讲出了三大理由:“一是战争时期,许多同志为革命流血牺牲,应该纪念的是他们,为我祝寿,太不合情理;二是部队和群众粮食紧缺,搞庆祝活动会造成浪费,脱离群众;三是我才五十四岁,往后的日子长着哩,做寿是不会使人长寿的。”
尽管毛主席不主张给自己祝寿,可他却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身来,为一位“革命母亲”夏娘娘做寿。
夏娘娘是江苏武进人,原名黄发梅。丈夫夏祖济,女儿夏之栩,女婿为早期革命家赵世炎。她中年丧夫,靠替人洗衣和做手工度日。她的女婿在婚后两年被敌人杀害,留下年轻的遗孀和嗷嗷待哺的遗孤。她被孩子们神圣而伟大的事业所吸引,在最险恶的年代,她掩护共产党交通员,为数不清的儿女操心、操劳。1922年曾在武汉做地下工作。1926年调上海中共江苏省委和中央机关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下,她继续掩护党的秘密机关,保护革命同志,被誉为“革命母亲”。夏娘娘曾三次被捕,受尽折磨,但她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后被营救出狱。
1948年5月,夏娘娘随同党中央一起来到西柏坡。10月9日这一天,是“革命母亲”夏娘娘的七十八岁生日。这天,中央机关的同志张罗着为她过生日,地点就设在西柏坡中央机关的大伙房里。房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人们来来往往,脸上洋溢着喜气。夏娘娘坐在屋子中央的一把椅子上,露出了幸福慈祥的笑容。毛主席也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为夏娘娘祝寿。只见他快步走到夏娘娘跟前,向夏娘娘恭恭敬敬鞠了一躬。夏娘娘见毛主席为她鞠躬祝寿,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慌忙站起来,毛主席忙又搀扶她坐下。毛泽东题的“祝娘娘高寿八十”的词醒目地挂在墙上,桌上堆着各种寿礼,四壁上挂满了各种红色寿联和水墨画。在场的其他书记和中央机关工作人员,随后依次向夏娘娘鞠躬祝福。机关的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向夏娘娘磕头。此时,夏娘娘激动地向大家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隆重、最幸福,也是最难忘的一次生日。”
1948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55岁生日。此时淮海战役激战正酣,毛主席日夜操劳,密切注视着前方的战局变化。由于战局紧张,五位书记吃不好,睡不好,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中央机关的一些同志考虑到他们工作太劳累了,想趁毛主席生日时,让他们放松一下。于是,中央机关食堂准备杀头猪,给毛主席祝寿,做一顿他喜欢吃的红烧肉。可毛主席听到消息后,马上叫来了行政处的伍云甫处长说:“云甫同志,听说你们要准备给我过生日,谢谢同志们对我的关心。生日不要过了,还是勤俭节约的好,希望你们今后再也不要给党的领导人过生日做寿,这样影响不好。这要定为制度,谁也不能违反。”
从此以后,“不做寿”就成为党的一条纪律。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把它写入党的文献规定了下来。(石家庄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