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对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提高制度执行力作出部署,要求“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指明了发挥制度作用、彰显制度优势的关键所在。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对此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确保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体推进“三不”,凝结着对腐败发生机理、管党治党规律和当前形势任务的深刻洞察,是适用于全面从严治党各方面的科学思路和有效方法。
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斗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各项举措中,单列出一条重要内容,那就是“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把制约监督权力作为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探索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项要求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坚决贯彻落实好。
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有力有效,其他监督才能发挥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作出部署。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这是对新时代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完善国家治理提出的重要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突出强调:“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这是旗帜鲜明地重申“一国”和“两制”的关系,斩钉截铁地表明态度——我们绝不容忍任何挑战“一国两制”底线的行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