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立足职责定位,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力,保障国家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落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切实得以坚持巩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对这个问题,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来理解。
中央纪委常委会19日召开会议,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调研成果,举行集体学习研讨。
四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一部“决定”,全称是《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主要有几方面考虑。
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强化职能职责,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保障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国家治理政策措施贯彻落实。
党的中央全会历来都有一个主题。比如,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依法治国”,十八届五中全会讨论“十三五规划”,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分别就修改宪法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部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明确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作出了新的部署,对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鲜明地指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这是事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和根本保证。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提高制度执行力作出部署,要求“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部署“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工作时,第一条即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是确保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始终充满生机和旺盛活力的战略之举、长远之计。
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会结束第二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主持召开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