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头条新闻>
【盘点2017】
廊坊:运用“第一种形态”成常态
保定:执纪亮剑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发布时间:2018-01-10 10:05:42

廊坊:运用“第一种形态”成常态

    大城县卫计局未将从下属卫生院临时拆借来的款项纳入机关财务统管,而是存入工作人员任某的个人账户。此事虽然经过集体研究,但已造成公款私存事实。经大城县纪委、监察局研究决定,责令该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领导作出书面检查,对该局党组及相关责任人予以全县通报批评,驻该局纪检组长由于履行监督责任不到位被批评教育。这是廊坊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一例。

    今年以来,廊坊市纪检监察机关共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3045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1670人次,占“四种形态”处理总人次的55%。

    不光是纪检监察机关,2017年,廊坊市各级党组织运用“第一种形态”已普遍成为常态。市委书记冯韶慧带头运用“第一种形态”已约谈县级党政“一把手”和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近30人次。

    近日,廊坊针对省委巡视、市委巡察的反馈意见,汇总梳理出共性问题,召开整改通报会,让全市各级党组织一起对对表、红红脸、出出汗,督促被巡视巡察地方和单位抓紧整改的同时,督导未被巡视巡察的地方和单位对照共性问题清单,开展前置整改工作,把整改工作做到前面,严防共性问题再次发生。

    “运用‘第一种形态’,点对点面对面效果好,‘一人感冒全家吃药’效率更高,既可以对人也可以对事,共性问题前置整改是廊坊灵活运用“第一种形态”的创新实践。”廊坊市纪委负责同志介绍说。

    为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运用“第一种形态”的自觉性、主动性,9月初,廊坊出台《关于深入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若干办法》,落实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抓,统筹推进、融入日常抓,落实落细、深入具体抓,直面问题、破解难题抓的“四抓工作法”,变软要求为硬约束,使各级党组织运用“第一种形态”制度化经常化。

    政久俗成。对“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清理发现的11569件问题,廊坊强化政治担当,保持政治定力,坚持把“自查从轻、被查从严”政策贯彻始终,既严格执纪问责,又体现政策感召力,全市共运用“四种形态”处理10624人,其中第一种形态处理10004人,占处理总数94.2%。

保定:执纪亮剑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阜平县就业局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中,与学员签订虚假劳动用工协议,套取扶贫培训资金7.25万元,用于支付本单位日常办公经费,局长刘志敏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培训中心主任张华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017年12月29日,保定市纪委、监察局再次对扶贫领域典型案例通报曝光。

    2017年,保定市纪委、监察局提高政治站位,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当做一项严肃政治任务,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严肃查处了一批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连续9次通报典型案件,形成持续震慑。

    靠脚力摸清基层底数

    项目扶贫不精准;工作组对村情和贫困户状况了解不够;项目验收不规范,在评审报告中没盖公章.....

    “不走不知道,一走才发现问题还真不少。”第一轮集中督导检查后,检查组人员不由发出感叹。

    “您的养老保险、低保享受了吗?拿多少钱?” “您今年高寿,享受高龄补贴了吗?” 像这样走出办公室,不打招呼、不搞陪同,在拉家常中了解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成为该市纪委实施精准监督的“规定动作”。7月24日以来,在市纪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市县两级纪委累计走访115个乡镇、1094个贫困村、19090户贫困户,发现问题线索1378个,涉及精准识别、医疗保障救助、产业扶贫、异地搬迁、危房改造等29个方面。

    以韧劲抓牢跟踪督办

    “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现将检查督导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反馈给你们,请于签收之日起一个月内报送整改情况报告。”8月初,第一轮走访结束7天后,该市纪委将发现的737个问题线索以整改通知书形式集中下发7个贫困县,并建立台账,督促县委和相关职能部门限期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改659件,查处47件,党政纪处分87人。

    要求就是命令、执行不讲条件。10月22日,接到上级交办的52件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后,该市纪委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9个纪检监察室包县牵头、相关县纪委配合,实行销号管理,在40天内全部办结,共处理违纪人员188人。

    见人见事见细节,在确保办结效率的同时,对重要、复杂的案件线索,组织市县纪委办案人员和审理人员对案件案卷进行交叉互审,对存在的问题和疑点提出意见,并进行补充调查取证,力戒监督检查形式化、走过场。

    用硬气严查腐败和作风问题

    “继续加大监督执纪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快查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典型问题,对敢动扶贫资金财物奶酪的,一律严惩不贷!”在委局机关扶贫领域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周省时再次强调。

    言既出,行必果。2017年,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265件,党政纪处分938人,移送司法机关60人。

    派出联合专案组,驻点开展案件查办工作,针对明察暗访中发现问题较为突出的县,市纪委主动出击,驻易县联合专案组在14天时间内,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9起,移送司法机关13人。

    对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不仅直接责任者会被严肃查处,负有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监管责任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也会被严肃追究。在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伊始,该市就把检查各级责任落实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关于严肃扶贫领域纪律严格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的出台,从工作作风、工作纪律、扶贫政策落实、基层党建等10个方面进行明责示责,共细化为42项问责情形。目前,该市因脱贫政策落实不力共问责党组织18个、领导干部227人。

    衡水:“巡”出权威 “察”出震慑

    秦皇岛:查纠“四风”一刻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