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文明单位、山西省纪委监委机关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5-09-15 08:56:36
近日,山西省纪委监委机关部分党员在晋绥八分区(专署)旧址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图为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王鹏波 摄
这个暑期,山西省和顺县横岭镇的横岭村、阳光占村、翟家庄村迎来了特殊的“客人”——为进一步缓解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邀请的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医护人员,为村民们义诊。驻村工作队员们则承担起在场引导任务,有的队员还为口音重、耳背的老人当起了“翻译”。这是省纪委监委机关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建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精神文明是一束光,给人以温暖和力量。近年来,省纪委监委机关立足政治机关定位,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机关建设的突出位置,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清廉机关建设,省级文明家庭、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创建先进工作者等不断涌现,省纪委监委机关从省直文明单位到省直文明单位标兵,再到省级文明单位,连年迈进。今年5月,省纪委监委机关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
强党建,铸牢政治忠诚魂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7月31日上午,山西省纪委监委第十二期“清廉山西大讲堂”开讲,来自高校的专家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专题辅导。这也是省纪委监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
省纪委监委始终把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省纪委常委会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集体学习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带动全系统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紧跟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省纪委监委机关各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场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优良作风,砥砺斗争精神。在巍巍青山环抱的支前广场、晋绥八分区(专署)旧址、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山西烽火抗战博物馆等地,大家面对鲜红党旗,集体宣誓、重温入党誓词。
“我们在抓好各党支部工作的同时,结合省纪委监委机关党建工作特点,持续强化临时党支部管理,深化党支部联学联建实践活动,通过创新运用情景式、现场化学习教育模式,立足实际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张桂芝介绍,机关党委以建设“四强”党支部为目标,积极培育选树党建先进典型,有效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去年,省纪委监委离退休人员党总支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今年,省纪委监委5个党支部被省直工委命名为省直机关第一批“四强”党支部。
省纪委监委机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已连续多年组织“送温暖、献爱心”捐款暨“博爱一日捐”活动,所有款项全部汇入省民政事业发展中心和省红十字会,并与太原市血液中心携手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机关党委还动员组织各党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并与单位驻地太原市万柏林区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
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也在公益活动中展现出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党风政风监督室崔守忠同志与朋友组建“鸿善爱心联盟”,帮助60余名贫困大学生圆梦校园,被评为山西省直机关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山西好人”;在大同市云州区吉家庄乡锻炼的机关年轻党员梁飞虎、郝运、周昊三位同志,于今夏汛期积极参与抗洪抢险工作,与当地青年志愿者、交警、村干部协同作战,搬运沙袋加装工事、巡查水位、拉警戒带,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广泛好评……
正风纪,护航发展新征程
省纪委监委机关将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将建设成果有效转化为纪检监察工作成绩,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把强化政治监督摆在首要位置,紧盯“国之大者”,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特别是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落实办理机制,目前,已建立78项政治监督任务台账,其中,对已完成阶段性落实任务的63项转入常态化监督,对其余15项持续推进落实。同时,持续纠治影响改革发展的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老大难”问题。
综合运用包案领办、批办转办、督办直办等方式,始终保持从严惩治腐败高压震慑。去年以来,省纪委监委对50名省管干部采取留置措施,同时,坚持以重点领域突破带动反腐败工作全局,严肃查处靠企吃企、关联交易等问题,开展能源领域反腐败行动,一体推进地方金融领域惩治腐败和防控风险工作,扎实开展基建工程领域招投标突出问题整治……
既坚定不移刮骨疗毒,又驰而不息完善制度。一方面,加强个案剖析,有针对性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去年4月,结合查办“灵石县交通执法人员敲诈勒索问题”,向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开展全省交通运输领域行政执法整治工作,完善制度机制1219项,着力解决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等问题。另一方面,强化类案分析,聚焦行政执法、应急管理、医疗医药、乡村振兴等6个重点领域,开展第三批“不能腐”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改革调研,提出的19项制度建设、7项监督机制改革任务已通过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
以文化人,大力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2022年7月建成的省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既服务保障党内集中教育,也是日常廉洁教育的重要平台。三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已有4000余批次、共计20余万人次党员干部到基地接受教育。强化廉政教育,与省委宣传部共同指导创排廉政话剧《于成龙》,进行全国巡演。积极开展微视频展映、读书会等社会性、群众性廉洁文化活动,不断营造崇廉拒腐的社会氛围。
办实事,当好群众贴心人
在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省纪委监委机关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入排查治理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和民生领域的“微腐败”,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物业服务,看似事小,却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基层和谐稳定。2024年,省纪委监委结合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利益”等问题,列为当年“听民意、办实事”项目之一,对多次被举报投诉的物业公司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调度,监督推动省住建厅牵头整治此类问题。今年,省纪委监委又推动省住建厅上线“物业投诉举报受理转办系统”,目前已督促解决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等问题7.3万个,退还违规多收物业费用1.61亿元。
省纪委监委始终坚持纠风治乱为民,以“零容忍”态度狠抓办案,项目化整治顽瘴痼疾,小切口办好民生实事,以“查改治”贯通优化治理,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同题共答、联动发力。去年以来,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73.04万个、急难愁盼问题97.93万个。其中,推动全省中小学校退缴教辅材料费用3444万余元,惠及学生43.11万人;督促省自然资源厅连续开展不动产登记“清零行动”,持续推动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深入整治“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整合打包3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项目;针对交管窗口“黑中介”问题,停业整顿649家中介机构,立案调查和移送处理1387人次,让群众感受到身边的事有人抓有人管。
“我们就是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边。”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省纪委监委党员干部会继续做文明之光的传播者,做到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反腐惩恶为民,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