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廉政教育>家规家训家风>

中华家训箴言集萃 | 清正廉洁(八)

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4-09-02 19:29:41

5.036 法者,治之端也。

【注释】端:开端,起始。

【释义】制定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开始。

【出处】战国·荀况《荀子·君道》

5.037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注释】受绳:用墨线量过。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

【释义】木材经墨线比量后加工便可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被磨刀石磨过就会锋利。

【出处】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5.038 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

【注释】明:申明,亮明。威:严厉。

【释义】首先申明法令制度,然后再施以重刑。建立明确的制度,才会让人们知晓什么是被鼓励的、什么是被禁止的,一旦做了制度明令禁止的事情,必然会受到严重惩罚。

【出处】《尉缭子·重刑令》

5.039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注释】道:遵循,依照。私:私情。

【释义】倾向于私心的,社会就必然混乱;倾向于法制的,社会就一定大治。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诡使》

5.040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注释】返:通“反”,违反。

【释义】法律一经制定,凡有违犯者,必须实施惩治;法令一经发出,只有坚决执行,决不能违反。

【出处】唐·王勃《上刘右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