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振同(1901-1934),原名振佟,字汉卿,号撰之。河北省沧县人。1919年赴北平谋生,同年加入冯玉祥部队,后被送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手枪旅旅长、师长等职。
李青云(1903-1934),河北省成安县贾庄村人。幼读私塾,1916年考入县立高小。1920年考入武汉军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北伐军攻克武汉,拥护北伐。1928年,任冯玉祥西北军二十三军军部上尉参谋,结识军参谋长赵博生。
于澄波(1910-1932),字涛,号若水,曾用名于松龄、宋韵秋,河北省蠡县人。1923年入直隶省立第六中学,任该校争自由大同盟总干事、反帝大同盟总干事、学生会主席、共青团支部书记、少年队总队长等职。
王彦修(1957-1976),河北省宁晋县人。从小就积极响应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雷锋为榜样,爱劳动、爱集体、爱社会主义,处处为群众做好事,曾六次奋不顾身地抢救人民生命财产。
2020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谢臣(1940-1963),回族,河北省易县人,共青团员,1940年出生,1960年入伍,原69军某部3营炮兵连(现第81集团军某特战旅3营9连)战士。1963年8月7日,随连队奉命到易县东高士庄抗洪抢险。
周春富(1927-1958),河北省昌黎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北军区做一名连队通信员,参加了平津战役。1951年,随所在部队入朝作战,在战斗中屡立战功。
2020年2月29日,省政府发出通知,经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批准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隆化县、康保县、沽源县、张北县、尚义县、阳原县、赤城县、怀安县、蔚县、阜平县、涞源县等13个县和涿鹿县赵家蓬区退出贫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