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军队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无数英雄群体和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中共安平县台城村特别支部是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1923年4月,在北京一所小学任教的安平县台城村人弓仲韬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根据中共三大关于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决定,1924年2月,中共北京区委指派于方舟、江浩、李锡九帮助国民党建立直隶省临时党部(国民党北京执行部成立后改为正式党部)。同时,也成立了天津市党部。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五四运动后,在李大钊和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领导下,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奔赴直隶各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李树彝、邓中夏、何孟雄、罗章龙、史文彬、朱务善等到唐山、保定、张家口、石家庄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许许多多的英雄,就是一个个耸立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坐标,引领着一代代人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源远流长的精神谱系,将因我们始终如一的奋斗而不断续写光荣的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外敌对势力的封锁打压以及国内百废待兴的复杂局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积极防止和克服党内的消极腐化现象和不良倾向,成为党执政后的一项紧迫任务。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如何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有哪些论述、观点可资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了战斗精神的伟大力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军队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这种战斗精神,这份血性胆魄,在人民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军事斗争中,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当地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讲教学,讲好讲活红色故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汲取丰富营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为我们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诞生于苦难深重的中国。这样一个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绝非偶然历史事件,背后反映的是近代中国社会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趋势。
1945年4月下旬,延安显得比往常更加热闹,来自五湖四海的700余名同志,代表全国120余万党员,在这里参加一场关乎“中国之命运”的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