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头条新闻>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答卷

为创新清障 为发展护航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5-09-27 08:46:38

“十四五”时期,我国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加快高端装备、先进制造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图为拥有最大11000米的钻深能力、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该船于“十四五”时期正式入列(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指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树牢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

“十四五”期间,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显著提升,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研发投入再创新高,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布局不断优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原创性引领性战略性科技成果丰硕,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关键技术加速突破,一个个“大国重器”频频占领创新制高点;

创新“势能”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从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到赋能千行百业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再到高性能芯片和操作系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从点状突破到系统集成加速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有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紧盯重点任务,压实责任同题共答

“十四五”规划纲要分领域阐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篇章位居其首,并在这一篇章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作出部署。

紧盯重点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列出监督清单、细化监督台账、明确监督内容。综合运用专题会商、约谈座谈、调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压紧压实各方政治责任,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对5家综合监督单位牵头的重点任务实施情况跟进监督,与综合监督单位党组同题共答。

针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管理等重点任务,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列出监督清单,强化监督。该纪检监察组由组长带队到40余家科研机构、高校、科技领军企业等深入调研,形成4份调研报告反馈科技部党组,推动科技部党组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强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全过程管理;在全覆盖调研国家实验室的基础上,督促科技部认真履行领导管理职责,推动加强对国家实验室的监督,为国家实验室规范运行管理提供保障。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项目经费的管理,往往涉及多个部门。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强化协同监督,会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召开“组组”协同监督工作会议,推动召开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监督机制座谈会,进一步完善监督执纪执法联动机制,保障项目高效实施、经费管理到位。

牢牢把握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突出重点,持续强化政治监督,连续四年将“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纳入重点任务监督台账,分年度制定监督方案。

“十四五”规划纲要围绕科技前沿领域攻关、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等提出了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其实施为我国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将其列入年度监督重点,多次派员赴新疆、浙江等地调研,约谈相关司局主要负责同志,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强化部门协同、央地联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助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重大科技成果加快涌现、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跃升。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领跑全球,“东方超环”创造“亿度千秒”世界纪录……目前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重大成效,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任务目标。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多处提到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既是前沿领域,也是新兴产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会同驻在单位赴科研机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进行专题调研,督促国家发展改革委突出应用导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促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落地和实现。

据统计,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相当于北京、上海、广东地区GDP的总和。

紧盯关键环节,强化正风肃纪反腐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正风肃纪反腐,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聚焦科研单位主责主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督促规范管理入手,推动科研单位强化使命担当,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作为科技“国家队”,中国科学院在“十四五”期间取得一大批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有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中国科学院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使命担当,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分支机构、非法人单元、不良企业清理以及科研人员兼职管理等与院党组专题会商,督促加大清理规范力度、清除风险隐患,保障科研人员把时间精力投入主责主业、凝心聚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聚焦科技领域科研项目评审验收、经费管理、授牌奖励等关键环节,紧盯廉洁风险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影响科技创新的“四风”问题坚决纠治,对腐败问题严肃查处。

针对科技界“打招呼”“跑找要”等影响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制约创新质量问题,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试点开展了根治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问题监督,督促党组深入整治。之后,又将整治经验推广到院士增选、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等领域,推动持续整治滥发“帽子”“牌子”之风,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

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运用“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对科技部新技术中心王某某等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立案审查调查。同步做深做实以案促改促治,推动加强对重要岗位、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既精准把脉,靶向纠治顽瘴痼疾,又深挖彻查,做实以案促改促治。

安徽省纪检监察机关近年先后查处了多起科技系统党员干部腐败案件。“我们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推动驻在部门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完善科技治理体系。”省纪委监委驻省科技厅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一系列举措:针对案件中发现的项目资金分配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联合省科技主管部门全面排查,推动出台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科创监管;剖析问题成因,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省科技厅综合运用科技金融等措施,推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十做到”和解决突出问题的“十严禁”,支持科技企业发展;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走访服务月活动等,推动全省科技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改进作风……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十四五”期间,安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在合肥,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加速突破;在芜湖,低空经济乘势起飞;在蚌埠,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迅速。

科技创新活力十足、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劲,这背后,离不开纪检监察机关为创新清障、为发展护航。

紧盯短板弱项,培优开放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靠人才,发展需要体制机制保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监督推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与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结合起来,培优开放创新生态。

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推动中国科学院聚焦研究所科研组织、科技评价、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开展专题调研并与院党组专题会商,推动健全完善与职责使命相适应、与实际贡献相匹配的收入分配制度,激励保障科研人员真正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

在浙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正加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该省纪委监委聚焦青年科技人才引育管用难点堵点,选取部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专题调研,贯通运用财会监督、审计监督、巡视巡察监督成果,“室组”联动、“组厅”联动、“组组”联动,发现9个方面问题并推动整改,督促印发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担重任等多项政策举措。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7月30日、8月4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先后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二号工位成功发射。双工位在五天内“接力”火箭发射,意味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挑战高密度发射即获成功。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建设之初无先例可循。海南省纪委监委驻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组长赵志刚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海南商发出台科技创新管理规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等,激发创新活力。”

找准监督切入点,各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跃升。

聚焦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山东省纪委监委驻省科技厅纪检监察组针对企业在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对大型科研仪器的迫切需求,推动省科技厅打造网上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该省由财政资金购置的,散布在各高校、科研院所中的3.5万台大型科研仪器供有需求的企业共享共用,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

聚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今年,江苏出台《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意见》,对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出部署。该省纪委监委派驻省科技厅纪检监察组加强监督,保障该政策落实。推动有关部门制定印发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15条措施、培育独角兽企业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11条支持举措等政策。目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5.7万家,大批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纪检监察机关有力监督下,“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任务落地落实,我国科技成果丰硕,创新活力迸发,发展动能澎湃。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纪检监察机关将始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有力监督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落实,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初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