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5-04-01 08:52:39
农村集体“三资”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基层监督的重点。2024年以来,秦皇岛市卢龙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落实、资源资产管理、项目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持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整治,靶向纠治农村集体“三资”顽疾,切实守好群众的“钱袋子”“家底子”。
下沉监督摸实情,破解底数不清问题
该县纪委监委深化“纪委+职能部门”模式,通过下发工作提示函、监察建议书等方式,会同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业务部门、单位,督促指导全县548个行政村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清理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状况,清查核实底数,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登记台账,健全管理制度。
同时,积极发挥“室组地”协同作用,聚焦村集体经济收入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统筹力量开展多频次、常态化监督检查,摸排村集体账务管理不规范等9大类643个问题,并推动全部完成整改。特别是针对在摸底排查过程中发现的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发包不规范较为普遍的现象,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建设了县乡一体化的农经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产权流转进场交易,吸引村集体将经营性资产资源通过卢龙县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进行线上交易。2024年以来,全县农村产权交易挂牌成交128笔、挂牌成交金额2864.2万元,为村集体增收537.7万元、节约开支32.8万元,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在县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公开竞标的好处和获得感。
以案监督挖病灶,夯实源头治理根基
查办案件是最有力的监督、最有效的震慑。该县纪委监委结合查处的典型案例,全面起底农村集体“三资”问题线索,深挖背后的责任、作风、腐败问题。
该县纪委监委在查办重点案件的基础上,针对工程项目管理、农村财务管理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向涉事乡镇党委及相关县直单位党组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加强业务培训,严格依规管理。还督促修订完善《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制度(试行)》等制度机制13个,构建起“查办一起案件、完善一套制度、规范一个领域”源头防控治理机制,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阳光监督全覆盖,畅通社情民意渠道
该县纪委监委探索建立“纪委监督+群众监督”模式,制定出台《阳光“述职+问廉”实施办法》,该办法由各乡镇党委组织实施,每村每年开展两次,由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就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问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台上村干部“阳光述职”,台下群众“辣味”发问。面对群众的“刨根问底”,能够立即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答复的建立清单台账限时解决,有效推动了村干部廉洁履职、规范用权。
实现村级纪检委员、监察联络员和村务监督委员队伍全覆盖。各村级“三员”发挥基层监督“前哨”作用,全部明确了工作职责和监督重点。全县804名村级“三员”联系群众2042名,面对面听取意见、收集问题、接受监督。积极推进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使用管理,线上线下齐发力,构建起“一盘棋”工作格局,护航村级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秦皇岛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