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要闻要论>
深度关注丨大国奇迹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3-04-01 09:07:34

回望三年: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了不起

大国奇迹

“樱花真美!”3月18日,武汉大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约1.6万名抗疫医护工作者及家属前来赏樱。3年前,4万多名医护人员星夜驰援湖北抗疫最前线;这一天,浪漫樱花专属于这群可敬的人。

穿越疫情的阴霾,战胜前所未有的挑战。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3年多来,我国抗疫防疫历程极不平凡。2022年11月以来,我们围绕“保健康、防重症”,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

这是坚持生命至上、与时间赛跑的果敢选择。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决策、沉着应对,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在武汉保卫战中,总体治愈率达到94%,治愈80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3600多人。

这是坚持人民至上、与病毒较量的毅然选择。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2020年和2021年两年中,全世界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死亡人数高达近1500万人。中国疫情防控成效相当于避免了几百万人的生命损失,为人类战胜疫情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是坚持高效统筹、求解非常之难的科学选择。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2022年,中国经济规模接连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不仅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重大判断、对防控工作的重大决策、对防控策略的重大调整是完全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群众是认可的,成效是巨大的。

健康码不是一个人、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企业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依靠政府、企业、群众等多方合力共建

十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先后印发、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优化措施先后出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我国始终坚持科学、精准、主动,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健康码就是其中一例。

时间回到三年前。

2020年2月6日,农历正月十三,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健康码的研发工作。

“健康码?”刚接到任务,杭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民警钟毅一头雾水。当时新冠疫情形势暂时趋于稳定,群众复工复产意愿迫切,如何确保安全、高效?一个初步设想是,开发一款全市通用的“电子路条”,替代各个社区或小区自制的“纸质路条”。这就是健康码的雏形。

“这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构想,没有样本可供参照,就像在无人区里探路。”钟毅告诉记者,回头看来,杭州健康码的意义在于解决疫情背景下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这是一块有政府背书的“信任令牌”,是社会恢复有序流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谈起研发过程,钟毅的记忆被标记成一个个争分夺秒的“冲锋”时段。“从第一天24小时形成方案,到48小时的反复推倒重来、又一个48小时的艰苦鏖战,直到最后10秒的煎熬,是非常特别的一段经历。”

接到任务当天,上级要求24小时给出解决方案。受疫情影响,团队与技术专家只能线上沟通,经过一整晚的视频会议,他们拿出了第一稿方案,遗憾未获通过。了解到沟通效率低的实际困难,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专班成员集中隔离办公。

2020年2月7日,人员连夜到位,很快遇到了最难啃的“硬骨头”——赋码规则。每提出一个方案,就会遭遇质疑、反驳、淘汰,一轮又一轮推倒重来、重来推倒,考验着大家的能力与意志。2月9日上午10时,健康码第一个测试版完成。

市政府对整体开发思路给予认可,但对前端交互界面、后台赋码规则仍提出不少完善意见,同时下了“死命令”:2月11日必须上线。“那几天几乎没怎么睡,身体和精神已濒临极限,我从来没有对一个系统进行过这么高频的迭代升级。”钟毅说。

2月11日上午10点,带着大家反复打磨80多个小时的产品,钟毅和领导前往市政府汇报。杭州市委相关负责同志免去一切会前流程,直接掏出手机递给钟毅:“来,小伙子,你给我注册一个健康码看看。”10秒钟后,该负责同志宣布:“马上准备新闻发布会,杭州健康码今天上线!”

40天内,团队一共完成29轮次技术调整、14个赋码规则完善、63项功能应用迭代,数据获取效率较上线初提升了9倍。他们没有想到,之后健康码推行全国,成为疫情三年陪伴大家最久的一款应用。

“健康码不是一个人、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企业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依靠政府、企业、群众等多方合力共建。”杭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就杭州而言,研发专班下设多个工作组,其中综合协调组抽调市委办公厅、市卫健委、市委政法委、市大数据局等多部门同志脱产办公;技术研发组由市公安局、市大数据局为主,主要负责健康码技术侧方案的制定;企业支撑组由阿里、每日互动等企业组成,分别负责健康码前、后端的开发。

2022年12月5日,杭州宣布不再查验健康码。钟毅和同事们虽有不舍,却发自心底地高兴。“曾经无数次想象过健康码退出的那一天,我们猜会不会有一场正式的告别,而当这天终于来临的时候,一切是那么的安静,仿佛它不曾来过。”

科学精准展开流调,“一个不能多,一个不能少”

“曾认真走过病毒走过的路,街头巷尾、高校冷库、空港海港,每一步都算数;曾认真追索病毒的轨迹,千丝万缕、遁形诡异,力求病毒无处藏匿……”辽宁省大连市一位流调员用诗句记录下队友们与病毒作战的日子。

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即在传染病流行期间,通过追踪患者的活动轨迹分析可能的感染来源和传播范围,为有效控制疫情规模和扩散蔓延提供防控策略和建议。

“大到规模性疫情,小到散发个案,对于新冠疫情应急处置而言,流调的角色就像是作战部队的参谋,为统筹疫情防控资源、精准施策、控制疫情规模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大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崔晓曼认为,任何一场防控阻击战的胜利,都有赖于指挥部对流调工作的重视和信任,是各部门通力合作、广大群众理解配合的结果。

“如果把防控工作比作一个闭环,流调工作就是圆心。”崔晓曼解释道:“密接的判定管理、疫点疫区的划分及管控建议、综合风险的评估与有效性处置……每一项防控措施都是发散出去的一个点,每一项措施的有效性评估都是回收的一条线。”

三年下来,她将做好流调工作的关键概括为四个字:“快、准、稳、全”。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第一时间监测风险、赶赴现场、研判分析并提供策略,为后续防控争取时间;调查信息、政策把握、预警评估统统都要准,在动态闭环管控中尽可能精准施策;流调人员的心态要稳、回应百姓关切和舆情要稳,防控建议也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稳步施策关键点;要从全局把握整体流调的方向和维度,尽可能缩小疫情防控圈、确保疫情零外溢。

“24小时备战,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检验,也是对体力、耐力的全方位考验。”有流调队员表示,一旦接到任务,特别是已存在一段时间隐匿传播的规模性疫情,等待他们的将是“扑面而来”的工作,顾不上家是常事。

2020年夏,大连遭遇首次规模性疫情。流调队员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流调处置,仅历时14个小时就在厂区75名员工中发现了12名感染者,短时间、大比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检出,为后续防控提供了重要线索。这是一场漂亮的“交锋”,由于早发现、快处置,仅3天就度过病例集中发现高峰,并在一个潜伏期内实现社会面清零。

疫情3年,大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防制科科长杨世宏多了两个习惯:一是睡觉时把手机放在枕边,铃声调到最大,半夜接到通知随时调兵遣将;二是包里总揣着一大块巧克力和一瓶水,只要有阳性感染者,这很可能就是她一天的口粮。

“流调工作并不是打打电话、做做记录那么简单。”杨世宏对此深有体会,争分夺秒和病毒赛跑,要求流调队员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帮助不同人回忆1周到半个月的行程轨迹,第一时间抓住关键信息和人物,勘察查找风险点,发现感染来源,描述病例间的传播关系,“没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几年的现场工作经验,不善于随机应变,很难做好。”

“最难的是科学精准,我们称之为‘一个不能多,一个不能少’。要知道‘扩面容易缩面难’,到底什么样的人员划入密接范围,直接影响隔离管控等后续工作,也可能会改变一家人的生活安排,要慎之又慎。”杨世宏说。

2021年7月,在一起南京关联疫情处置过程中,流调员意外发现了一名没有南京旅居史的确诊者。通过对其展开精细的流调比对分析,迅速判断出某地的一场表演存在传播风险,通过精细比对将流调风险范围圈缩小至具体演出的时间、场次甚至座位点。“我们第一时间将信息转至相关省市,当地据此立即发布疫情防控措施,对控制此次全国性疫情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杨世宏说。

实施“乙类乙管”后,防控目标转变为“保健康、防重症”。目标不同,侧重点也要相应改变。“我们的工作还在继续。”杨世宏介绍,目前已不再针对每一个病例开展流调,取而代之的是“对重点监测病例的流调,对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株的流调,对重点机构、重点人群等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处置,对疫情趋势的监测与分析”。

变危为机,因企制宜、因势利导,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发展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下,我国走出了一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

3年来,我国在有效应对全球五波疫情冲击的同时,经济保持了4.5%左右的年均增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这是稳大盘的底气所在。

走进智能化转配车间,只见一台台机械手臂灵活摆动、辗转腾挪,转眼间,一件件化油器下线……福建省福鼎市华益机电有限公司年产化油器2000多万台,年销售额超3亿元,是全球最大的通用机化油器供应商。

化油器,被称为发动机的“心脏”,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国内三分之二的化油器出自福鼎,年产化油器约1亿台套,产值超百亿元。

“新冠疫情对我们影响确实很大,集中表现为市场需求疲软、订单量减少和开工率不足。”华益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俭敏坦陈,“坐以待毙,肯定没有出路。面对困境,我们采取转型升级的办法直面应对。”

陈俭敏介绍,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投入,专注科技创新,通过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电喷系统、投入机器人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等,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企业经营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即便没有疫情,也很难走得长远。”

近年来,欧美各国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化油器占比下降、电喷系统应用提升是大势所趋。危机之下,华益机电迎难而上,把研发绿色高效的电喷系统提上日程。同时,将目标瞄准通用发动机市场,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发电机组、园林机械等领域找到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今,公司的发展方向十分明确: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不断扩展化油器、电喷系统的应用领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今年一季度,公司预计产值7800万元,同比增长3.26%。

“疫情既是困境、也是机遇,我们要因企制宜、因势利导,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发展。”在福鼎市工信局局长詹照育看来,这些机遇是实实在在的:一是国外受疫情影响,制造业产能下降,国内疫情防控到位,企业基本平稳正常生产;二是福鼎作为“中国化油器名城”,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依靠自身就能实现化油器整机生产;三是企业纷纷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我们工信部门是企业的‘娘家’。”詹照育表示,只有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经常深入企业一线,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才能当好“娘家人”。为此,该局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工业服务队,通过点对点方式,深入企业、车间收集了解问题,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座谈。

2022年4月至5月,受疫情管控影响,福鼎市多家化油器企业物流运输受阻,生产经营一度陷入停滞。市工信局立即和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紧急办理车辆通行证500余张。该市还先后制定多项惠企服务政策,投入市级财政补助资金2200多万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700多万元,用于帮扶企业。同时,引导企业完成标准化厂房扩建及加工中心、机械装配手、精密数控机床等设备安装投产,实现电喷系统等先进产能扩张,推进产业做大做强。

从突发疫情应急围堵,到常态化疫情防控探索、全方位综合防控,在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中,一个结论分外清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能够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这是中国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管筱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