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要闻要论>
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升最快的十年

见证新时代|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2-09-10 08:57:46

制图:张寒

8月20日,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8月24日,2022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在青岛拉开帷幕;8月27日,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北京开幕……

从新能源到航空工业,从线上到线下……一场场高规格的科技盛会轮番上演,一项项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在充分展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同时,也彰显我国高水平开放创新的勃勃生机。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的法治环境更加完善,科技创新的决策机制更加科学,科技创新的管理机制更加高效,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更加优化。

8月30日,在北京顺义5253平方米的思灵机器人生产中心,“Diana7”系列机器人正在生产线上完成最后的组装和调试工作。

“这款机器人有着自主学习、自主规划以及自主优化的功能,让它变得更有思想,关节也更加灵敏,既可以用在医疗领域,又可以在工业领域进行精密组装。”思灵机器人公司副总经理陈尉介绍。

2018年12月,思灵机器人公司创建。“从项目落地的支持,到人才的引进,我们得到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企业管家一对一式的服务,以及各区及委办厅局在产业政策上的支持和倾斜。”短短三年半时间,这支由十几人组成的团队已经发展壮大成为在全球拥有900多名员工的独角兽企业,目前估值超过15亿美元。

十年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不到5万家,如今达到33万家。在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榜单上,我国企业从2013年首次发布时的180家增长到2021年的683家。

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601家深港两地的创业团队在这里完成孵化;上海张江科学城,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等10多个大科学装置纷纷落地;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已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万余项,成交额突破3000亿元……

十年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领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三地研发投入占全国30%以上。把视线放大到全国,十年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3个增加到23个,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除了企业外,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原始创新策源地功能不断增强。随着“揭榜挂帅”“赛马”机制不断健全,多项科研成果加速从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走向企业生产线,科研学风作风持续改善,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得到激发。

在诸多领域,中国成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科技创新日益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8月31日,位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实验室,量子直接通信团队正在进行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技术攻关,今年4月该团队的100公里量子直接通信距离创造世界新纪录。

“我们探索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赋予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同时量身定制引才政策,瞄准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坚持‘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张硕介绍,首席科学家袁之良自签署合同到入境到岗,短短4个月高效完成四千万元设备论证、三百平米实验室改造和10人科研团队组建。

十年来,“嫦娥五号”“天问一号”“祖冲之号”“华龙一号”纷纷问世,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十年前的第34位提升到现在的第12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企业和高校联合创新,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7月30日,全国首家国家级创新联合体“3C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运行。这个由小米集团联合12家上下游企业、8家高校院所等20家单位共同组建的创新联合体,计划将在三年时间内突破领域内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以联合协同促进自主创新。

“在小米的智能工厂里,创新联合体中企业、高校院所所研发的关键技术,都将获得在产线上验证的机会。”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斌介绍。

创新不但促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成效也更加显著。医用重离子加速器、CT等高端医疗装备研发应用进一步加快。网上购物、电子政务、远程医疗等使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更好满足。

在全球创新版图中,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创新不仅深刻改变着中国,也正引领着中国向着未来阔步前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