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廉洁河北>
“石头山”上种“绿海”

——塞罕坝机械林场石质阳坡攻坚造林故事

来源:河北日报发布时间:2021-08-28 08:19:17

8月23日早晨,记者拍摄的塞罕坝月亮山攻坚造林连片区域。河北日报记者 霍艳恩摄

蓝天上白云朵朵,山岗上林海茫茫,花草间彩蝶翩翩。初秋的塞罕坝,生动又鲜活。

8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远眺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我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塞罕坝机械林场情况介绍。

月亮山海拔1900米,东西北三侧都是坡度30度以上的石质荒山,多少年来一直是荒山秃岭。但如今,一株株小樟子松挺拔茁壮,排成行、连成片。

“您对我们林场作出重要指示后,我们备受鼓舞,在这些荒山上实施了攻坚造林,您现在看到的就是攻坚造林成果。”那天,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指着山上的小樟子松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

“塞罕坝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型。”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林场造林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近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在山高坡陡、土壤贫瘠的石质荒山和秃丘沙地上攻坚造林10.1万亩,百万亩林海间那一块块曾经如芥癣般的荒山秃岭,正生长起一片青春的绿海。

科学求实,攻克世界级造林技术难题

8月25日,塞罕坝机械林场北曼甸分场四道沟营林区九道沟阳坡,一排翠绿的小樟子松沿着陡峭的山坡向山顶延伸着。

但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山石裸露的荒山。

“这些地方土层厚度仅有5—10cm,下面全是各种不规则的石块,最大坡度达到40多度。在这些地方造林,就好比在石头山上种树。”营林区主任闫立文站在坡上介绍说。

塞罕坝林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造林的科技进步史。

上世纪六十年代,面对连续两年造林失败,“林一代”们攻克“全光育苗”难题,改造不适合当地地形的造林机械,终于取得了马蹄坑造林会战的胜利。

如今,面对被称为世界级难题的石质阳坡造林,从不向困难低头的塞罕坝人又开始了一个个造林技术的新突破。

攻坚造林,关键在于解决土、水、苗的问题。

在树种上,技术人员经过多方比对,选择了喜阳、耐寒、耐旱的樟子松。但是,樟子松有一个致命弱点——栽植后第二年春天怕风吹。要把它引种到岩石裸露、土壤贫瘠、山风凛冽的石质阳坡上,如何保证成活率?

技术人员先在北曼甸分场的石质山阳坡上进行试验。土壤贫瘠,他们便使用超常措施:整地时先把石块挖出,大穴深坑整地,再人工补充客土回填。树苗选用25厘米以上、培育2年以上的大规格樟子松良种容器苗。种好后覆盖地膜保墒,保证3年之内不风化,并用草帘覆盖防风,防止水分过度流失。

树坑挖多大?地膜铺多厚?这些都经过了反复的科学试验。

树坑要呈正方形,边长约70厘米,深约30厘米。树坑过小,不利于蓄水。树坑过大,会增加人力负担。树坑挖好后,人们会把之前挖出的石块垒在大坑下沿,用以拦蓄雨水。之后,人们在大坑中央挖出边长、深度都是30厘米左右的小坑,垫入客土。树苗只要成活,根须自己会顺着石缝生长。

“地膜厚度也是经过3次试验才确定的。”闫立文介绍说。最初,林场使用的是0.02毫米的地膜,由于过薄,经常出现破损。后来改用0.04毫米规格,厚度有了,但透光率又有所下降,成本也相对提高。最终,技术人员选择了0.03毫米规格。如今,这一规格的地膜已被广泛应用在塞罕坝攻坚造林中。

通过不断摸索,塞罕坝人总结出了大穴、客土、壮苗、覆膜、覆土等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规范,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

在石质阳坡上种一亩树,成本至少要1200元,而国家补贴只有500元,这就意味着,种得越多,搭进去的钱越多。

但塞罕坝人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宣战,每年自筹资金近千万元用于攻坚造林。“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哪能只想着眼前值不值呢?”安长明说。

如今,塞罕坝百亩以上的空地已种满了树,只剩下一些零零散散的小地块。“今年,我们共实施攻坚造林1000亩,造林地块都是见缝插针。现在,你能看到的地方,都是树,都是绿色。”安长明自豪地说。

艰苦奋斗,战胜攻坚造林重重困难

月亮山下,阴河分场白水营林区后砬子沟。

12年前,营林区主任谢民第一次到后砬子沟,看到光秃秃的山坡,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早晚把这山坡都种上树”。

2015年秋,塞罕坝机械林场决定来年在后砬子沟实施攻坚造林。44岁的谢民兴冲冲地带队上山整地。可因为坡度大,机械上不来,树坑只能靠人工一镐一镐刨出来。头一镐刨下去,震得虎口生疼。扒拉开几厘米厚的薄土一看,下面拳头大小的石砾一个挤一个。谢民和工人们倒吸一口凉气:“难怪50多年了,这里没种活树。”

戴上厚手套,大镐换尖镐,谢民和工人们甩开膀子,挥汗如雨。后砬子沟阳坡共有1600多亩,按1亩地55个树坑设计,一个壮汉一天也就整地1亩多。手掌起了泡又磨成茧,谢民带领60多名工人苦干20多天,刨出近9万个树坑。

整地难,种树更难。2016年5月初,后砬子沟攻坚造林春季植树开始。坡陡地滑,机械无法作业,只能靠骡子驮或人背。一株容器苗樟子松浇足水后足有七八斤重,骡子踉踉跄跄爬一段,就累得呼哧带喘。

有一次,在一段45度以上的陡坡施工,一匹骡子驮着容器苗刚爬到这段山坡,蹄下突然打了一个滑。“快撒手!”在陡坡顶接应的施工员周济林冲牵骡子的工人大喊一声。工人下意识地一松手,骡子顺着陡坡摔落,血肉模糊。

骡子上不去的地方,就只能靠人背着树苗往上爬。常年背苗子的人,后背往往都有麻袋和绳子深深勒过留下的疤痕。

5月的塞罕坝,沟沟岔岔里仍有积雪,为了减少负重,施工队带的午饭多是馒头、榨菜。干活出汗多,可热水又不敢多背,一天下来,嘴唇就裂口子。每当这时,谢民总会想起父辈们啃窝头、喝雪水、住窝棚艰苦创业的经历。有小伙子图轻快,不背热水带瓶装水,谢民见到就赶紧上前制止。“坐凉地、吹凉风、吃凉馒头,再喝凉水,容易落病根。”作为林场里摸爬滚打长大的“林二代”,谢民熟知父辈身体多病的原因。

60多名工人,20多匹骡子,大干18天,眼瞅着绿色一点点蔓延至山顶,谢民觉得苦尽甘来。

“接力传承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让绿色在塞罕坝生根蔓延,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身为“林二代”的谢民说。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像后砬子沟这样的石质山阳坡大大小小共有近千块。每一块这样的阳坡,都曾出现过塞罕坝人攻坚的身影。他们手上有茧、脚上有泡、身上有汗、心中有信仰。对绿色的执着追求,使他们“啃硬骨头”完成攻坚造林10.1万亩,让塞罕坝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2%。

传承精神,“三代”接力让绿满荒原

站在月亮山山顶,俯瞰莽莽绿海。每一个到达这里的人,都为之震撼。

这里是塞罕坝面积最大的石质荒山,总面积3000多亩,如今已被一片片越来越浓的绿色覆盖。

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是树,更是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是“美丽高岭”,更是“精神高地”。

自攻坚造林启动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副科长范冬冬的生活日常不是在山上,就是在上山的路上。

攻坚造林刚开始时,每年都是上万亩的造林任务,范冬冬和同事一起全程跟班作业,造林工程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

在山上作业,有时一片云就会带来一场雨。山上没路,跑又跑不及,躲又没地方躲。很多次,范冬冬和同事就头顶着块塑料布,蹲在树下苦等雨停。有一次,雨连续下了两三个小时,带的热水喝光了,他和同事就用凉水泡方便面充饥。

塞罕坝的林子很大,冬天上山,补给不够,他们渴了随手抓起一把雪就吃,也是常事。有一年冬天,范冬冬带领队伍到山上搞外业调查,一喘气,哈气就冻在睫毛上,眼睛睁都睁不开。

造林时要上山,林子造好了,还要再上山。因为,“三分造,七分管”,苗子长势如何,树种是否适合地块,既要防虫害,又要防鼠害。

“只有在山上,在林子里,才感觉到踏实。”范冬冬坦言。

作为“林三代”,范冬冬特别喜欢到塞罕坝展览馆参观,那些前辈们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的故事常常给他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范冬冬感到,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种精神、这份责任已扎根在每个塞罕坝人心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要在接力传承的基础上,搞好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表示,力争到2030年,林场有林地面积达到12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6%的饱和值。也就是说,除了道路、河流、湿地和防火隔离带,塞罕坝全被绿色覆盖。

59年来,塞罕坝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资源效益上取得显著成就。百万亩林海筑起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森林和湿地资产总价值达231.2亿元,每年涵养水源量2.84亿立方米,年释放氧气59.84万吨,年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栖息着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同时,林场助推区域发展,周边4万多百姓受益,2.2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荒山成了青山,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一以贯之、代代相传,它深深镌刻在每一棵树木的年轮里,铭刻在每一个塞罕坝人的生命里,必然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一种精神支撑,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新时代光芒!(记者 赵书华 李建成 潘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