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战“疫”凝聚中华民族磅礴力量
来源:新华社发布时间:2020-04-07 08:23:12
沧海横流、江河浩荡。
武汉市将于4月8日起,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荆楚大地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容颜。各国媒体高度关注,认为正在走向胜利的武汉,给全球带来“曙光”。
中国方案备受关注,中国力量激励人心。
生命重于泰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严峻的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医务工作者和支援湖北医疗队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即动、勇挑重担,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广大群众众志成城、踊跃参与。
今天,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淬炼出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上再次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断汇聚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磅礴力量。
这是万众一心向前进的中国精神——
众志成城 舍生忘死
突如其来,疫情汹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举国上下、大江南北、各行各业,14亿人民动员起来,全力以赴投入这个事关生死、不见硝烟的战场。湖北和武汉成为主战场。
大战当前,闻令而动,英雄向险而行。
每到危难关头,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激发出无穷力量——
除夕夜,3支军队医疗队、450名勇士先期抵达武汉,第一时间批量接收患者,第一时间进入隔离病区,第一时间诊治危重病人;
来自全国各地的4.2万多名医护工作者,悬壶入荆楚,白衣作战袍,和湖北50多万名医护工作者携手,在救治一线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6.3万名公安民警、5.6万名公安辅警,在荆楚大地驻守医院、转运病人、执勤路口,日夜奔波,在各自岗位上确保社会治安平稳有序;
总人数超过10万名的社区工作者、注册志愿者、机关干部,走出家门,服务社区,排查患者,清洁消杀,在武汉三镇筑牢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
……
直面疫情肆虐的残酷,亲历生离死别的悲恸,但战“疫”勇士们依旧义无反顾、冲锋陷阵。他们的舍生忘死,英勇奋战,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写照。
没有硝烟的战场,直面生与死的考验。
两个小时内将门诊部改成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3天内完成全院既有499名其他疾病患者的转移工作,整体改造建好300张隔离床位……一批批患者的生命抢救回来了,而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生命的刻度,永远定格在了51岁。
从院长成为病人后,他依旧没放下身上的担子,时刻关心着“病人收进来没有?院内感染防控做到位了吗?”
这名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与病毒的战斗,一直持续到生命最后一刻。
中国力量,生生不息。中国希望,顶天立地!
这是千磨万击还坚定的中国品格——
坚韧不拔 同舟共济
31个省区市“无一幸免”,超过8万人感染病毒,累计死亡人数超3000人……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疫情。
沉重的压力,巨大的考验。
面对新冠病毒这种人类尚未完全认识的全新挑战,多一分坚持就多一分希望,多一分守护就多一分曙光。
坚韧不拔、同舟共济,凝聚起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磅礴伟力。
在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千千万万个普通市民识大体、顾大局,自觉服从疫情防控需要,以牺牲和奉献、坚持和努力,等待着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2月29日凌晨,志愿者王震驾驶着自己的小车,一路开着双闪,向着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奔驰而去。他的身后,是一位羊水已破的待产孕妇和家属。
非常时期,王震和其他5名志愿者共同组成“W大武汉紧急救援队”,24小时机动待命,志愿接送缺乏交通工具去医院的待产孕妇,成为一个个“新生命的摆渡人”。
社区工作者维持小区正常生活运转,志愿者通宵达旦转运物资,环卫工定时定点清扫街道,民警不分昼夜驻扎巡逻……
从天而降的英雄,其实都是挺身而出的平凡人物。
这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中国力量——
敢于斗争 敢于胜利
这场发生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中华民族意志品质和斗争精神的重大考验。
斗争精神,早已深深熔铸在中国共产党的血液中。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中国共产党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
面对疫情,敢不敢上,考验斗争精神;能不能赢,考验斗争本领。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3月10日下午,武汉洪山体育馆外,医护人员挥舞旗帜,齐声高喊。
这一天,49名患者作为最后一批出舱者,正式告别洪山体育馆改建而成的武昌方舱医院。至此,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回想一个多月前,面对数以万计、与日俱增,且远超医疗资源负荷极限的确诊病患,全国人民都在担心:武汉如何应对如此庞大的“移动传染源”?如何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建设方舱医院,用好方舱医院,成为关键举措。短短10多天时间里,16座“生命之舱”在武汉三镇拔地而起,大幅扩容收治能力,托举起生命的希望。
运行一个多月以来,方舱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3万余张,累计收治轻症患者1.2万余人,实现了从“人等床”到“床等人”的转变,彻底扭转了武汉曾经的被动局面。
——关闭离汉离鄂通道,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迅速建设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和大量隔离场所,解决病人收治难题;
——集结全国精锐力量,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3月17日起,支援湖北医疗队开始分批次有序撤回。“谢谢白衣天使”“英雄一路顺风”……阳台窗边、道路两旁、机场车站,武汉和湖北人民以各种方式致敬逆行勇士,感恩的话语在一座座城市上空久久回荡。
“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跨越不过的沟坎!”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成员、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说。(记者刘刚、周甲禄、林晖、王海洋、李劲峰、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