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要闻要论>
科学决策的样板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20-03-24 08:16:41

3月20日,在京雄高速公路SG2合同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建设人员戴着口罩、安全帽正在有序作业。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重点项目建设全线复工。

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为了打好战略主动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新区规划建设,多次主持会议研究部署,并作出重要指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国家发展改革委、河北省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方面,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汇聚全球顶尖人才,集思广益、深入论证,编制河北雄安新区规划。

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根据中央批复精神和《规划纲要》,编制了《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

14章、58节,《总体规划》一出炉即引起万众瞩目。这张规划“未来之城”的宏伟蓝图,描绘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凸显着“雄安模式”的精髓。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共同承担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历史重任,探索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这是雄安的初心,也是雄心。

按照规划,雄安“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合理控制人口密度,新区规划建设区按1万人/平方公里控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仅是提高决策前瞻性预见性的根本目的和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检验。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入京津优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建设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这些民生内容,都被详细写进《总体规划》的章节,以便随时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靠人民,共建共享现代城市文明,雄安,将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在大规模规划建设之前,雄安新区对历史文物、历史风貌、文化遗存进行保护,启动了“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从坚持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到建档保护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规划,雄安新区要开创国家新区和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依靠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力求成为最有勇气创新的城市。

“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规划科学就是最大的效益。在雄安新区建设规划中,处处体现着坚持先谋后动,集聚各方人才,借鉴国际经验,高标准高质量组织规划编制,开展“多规合一”,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超前思维。而雄安新区的建设者,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稳扎稳打、有序推进,筑造着经得起检验的历史性工程。(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