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20-03-09 08:44:5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党员干部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冲在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奋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也要看到,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新的形势任务提出新的目标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综合能力和驾驭能力,学习掌握自己分管领域的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内行领导。
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很多领导干部的文化水平不高,更不要说具有专业知识了,但他们肯学习、爱学习,克服种种困难,边实践边摸索,不断掌握新知、开阔视野、总结经验,成为领导水平和业务水平“双高”的领导者,也为后继者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堪称“干中学”的榜样。
举个例子: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陈云受命主持领导全国财经工作,只用不到一年时间,就迅速实现了全国财经的统一,稳定了金融物价。陈云出身贫寒,只读过小学,14岁时因生活所迫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他边做学徒边补习文化,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就起身读书、写字、学英语,晚上下班回到宿舍,继续读书写字到深夜,经年累月从未间断。正是凭借在长期实践中自学,陈云具备了很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成为治理经济、发展民生的行家里手。
新时代,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资源和条件远比过去丰富,要处理的问题也专业复杂得多,内行领导的外延也随之扩大:不仅需做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日常工作,还要密切关注研究加强依法执政、保护自然生态、健全基层治理体系等长期课题和任务。这就“逼着”领导干部要常到一线去考察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到网上搜搜近期的前沿知识,了解与工作有关的新闻报道和热点动态等。此外,还有很多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需要更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这都需要日积月累。
一名合格领导者不能只懂某一门知识,而应当努力成为一个“杂家”。作为“杂家”,不要求事事精通,但必须看清大势、把准方向,搞明白分管领域的专业问题。不可否认,在少数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比如生物学、医学等,想达到内行的水平恐怕不容易,也非一日之功。然而,作为分管相关工作的领导干部,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相关数据,还是很有必要也是能够做到的。否则,对于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业务,在抓实抓细抓落地方面就难免心中无底、招数不多。
学习型干部,总会感觉不断有新的知识等着自己去学,总有新的工作领域等着自己开拓。广大干部不仅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也要做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上的佼佼者,读理论之书也读实践之书,学治理之策也学服务之道,向群众学习也向专家求教,强斗争精神也强斗争本领,能当指挥员也能当战斗员。如此,才能真正成为内行领导、合格领导。(尉承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