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要闻要论>
驰而不息反对形式主义

来源:河北日报发布时间:2019-07-10 08:57:15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抓住开展主题教育的契机,拿出“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顽强意志,驰而不息大力整治形式主义,绝不给形式主义及其新变种任何可乘之机、藏身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容易刹住的歪风邪气,克服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但还要看到,“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比较突出。

“形式主义害死人。”形式主义是一种片面地注重形式不管实质的工作作风,其主要表现是脱离实际,务虚不务实,严重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背离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热衷于搞形式主义,不仅对解决矛盾问题、推进实际工作没有什么实质意义,还会败坏党的形象。有的党员干部善玩“假大空”,用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糊弄老百姓;有的党员干部干事不是先考虑群众利益,而是先算计个人得失,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注意;有的党员干部热衷于喊口号、装样子,不作为、假作为,甚至搞两面派、做“两面人”。诸如此类的形式主义,疏离了党群干群关系,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必须驰而不息大力加以整治,绝不给形式主义及其新变种任何可乘之机、藏身之地。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所以,铲除形式主义,首要的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牢正确的政绩观。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真正的政绩是造福人民,真正的美名是人民赞誉,这是必须靠实打实、心贴心地为人民服务去赢得的,弄虚作假、搞表面文章只会适得其反。形式主义的背后,往往少不了官僚主义的影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形式主义空耗资源、折损公信力。不办实事,老百姓的信任感就会降低。有些领导干部总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对基层群众想些啥、盼些啥不甚了了,指导不科学、政策不得力,还要颐指气使、强令强行,逼得下级不得不做样子、装门面、糊弄敷衍。此种病症久拖不治,就有可能形成“上级的官僚主义滋长下级的形式主义,下级的形式主义又迎合上级的官僚主义”这种恶性循环。

反对形式主义,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要将矛头对准自己,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先拿自己开刀,找出形式主义的症结所在,下大力气整改,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潜移默化感染和带动下级干部向自己看齐。如此,定能更好地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形式主义作为一种顽瘴痼疾,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反复性和顽固性,不仅反复发生,还会花样翻新。比如,一些单位“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有的地方写材料、制文件机械照抄,出台制度决策“依葫芦画瓢”;一些地方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材料出政绩”;有的地方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等等,基层和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深刻指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高度重视形式主义的顽固性,抓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契机,拿出“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顽强意志,驰而不息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将这场持久战进行到底。

反对形式主义,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从思想根源上来解决问题。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下大力气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强化人民立场、宗旨观念。

反对形式主义,要高举实事求是的旗帜,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调查研究,不仅“身入”更要“心到”,真调研、真落实,坚持用事实说话。要扑下身子,进田间、坐炕头,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把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植根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

反对形式主义,要把好选人用人关,树立正确的“风向标”。坚决调整处理对党不忠、从政不廉、为官不为的干部,坚决不予重用善于做表面文章、吹嘘逢迎、作风浮夸的干部,大力选拔任用勇于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加大问责力度,对形式主义,见到就批、露头就打,对责任人要严厉追究问责,切实起到警醒和震慑作用。(王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