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要闻要论>
大事难事是试金石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9-05-20 08:34:56

    人们常说,大事难事看担当。事实上,大事难事面前,不仅要看担当,更要看能力。仅想担当,不具能力,事情也处理不好,也就谈不上有效担当。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在考核“能”的方面要求:“全面考核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过程中的政治能力、专业素养和组织领导能力等情况。”这提醒领导干部,必须全面提升能力素质,尤其要增强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对领导干部来说,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是相辅相成的,仅有“想干事”的愿望,没有“会干事”的本领,也是无济于事的!

    能力,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体现在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急难险重任务上。作为领导干部,仅仅能够处理日常业务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检验真实领导水平,更要看大事难事面前的应对能力和专业素养。倘若一遇到突发事件就慌了手脚、六神无主,就称不上是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

    所谓领导能力,体现的是决策、管理、调度、协调等全方位能力,正所谓“沧海横流更见英雄本色”。当年,在兰考火车站,面对集体外出讨饭的群众,县委书记焦裕禄坚决不同意实施“围堵”,自己带头给群众送水送粮,并发誓要带领兰考人民根除“三害”、发展生产。这体现了焦裕禄很强的担当能力。还有“四有”干部谷文昌,敢于担当,善于处理棘手问题。例如,他将“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赢得了东山县百姓的支持。在一次国民党军队突然攻打东山的战斗中,谷文昌指挥包括“兵灾家属”在内的当地军民,有力阻击了敌人的进攻,最终取得了战斗胜利。这有力地证明了谷文昌具有高超的政治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临危不乱,沉着应对,调度有方。

    实际工作中,少数领导干部平时工作表现尚可,可一旦遇到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急难险重事件等,不是手足无措,就是处置失当。例如在“瓮安事件”中,有关领导心中无策、手中无招,“事到临头丢了魂”,反映出其政治敏锐性不强、治理能力低下。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中,有的领导干部没有靠前指挥,大事面前缺少定力、缺少胆魄,以致未能实施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能力素质与职位不相匹配。

    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又要防范“灰犀牛”事件。这迫切需要领导干部不断历练和提升政治能力、专业素养和组织领导能力。

    能力不会从天而降。坐在办公室里、空调房里锻造不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俗话说:“下河莫怕漩涡多,打铁莫怕火烫脚。”矛盾多、风险大、责任重的地方,往往是最能锻炼人、成就人的地方。总是害怕困难、不敢担当,还想提升能力素质,无异于痴人说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领导干部只有多到苦地方、险地方实践磨砺,多接几手“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真正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才能强弱项、补短板,学到真本领、练就真功夫。(桑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