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廉洁河北>
衡水市着力提升乡镇纪委履职能力,推动监督下沉
监督触角直抵“神经末梢”

来源:河北日报发布时间:2019-02-14 08:12:52

    武邑县圈头乡纪委书记李晓艳(中)到该乡小王村村民家中走访。通讯员 史文环摄

    力量不足、本领不强、方法不多……这是多年来乡镇纪委在履职尽责中的“痛点”。

    2018年,衡水市乡镇纪委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2767人次,其中,前两种形态占比达到98.7%,较过去有明显增长。

    催生这种变化的,是省纪委监委强力推进联市监督后,衡水市纪委监委贯彻监督下沉理念,在全市范围相继开展的联县监督和联乡监督。该市还围绕提升乡镇纪委履职尽责能力,实行加强组织建设、强化管理考核、创新办案模式等一揽子举措,让监督触角直抵“神经末梢”。

    队伍“强”起来

    “两年前,我们镇纪委就我一名专职干部,工作还特别繁杂,做不到专职专干,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不好,老百姓都笑称乡镇纪委是摆设。”说起过去,阜城县霞口镇纪委书记李海龙满肚子“苦水”。

    人员力量不足,工作很难开展。针对这一问题,衡水市纪委监委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明确乡镇纪委由书记、副书记、委员组成,另外至少设1名专职纪检干部。同时规定,乡镇纪检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考核、经费保障由县(市、区)纪委监委统一管理,以增强乡镇纪委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为使乡镇纪委职责定位更清晰,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瘦身’措施。”衡水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出台意见,将乡镇纪委专责压减为执纪审查、党员干部监督等6项内容,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

    针对乡镇纪检干部文化水平偏低、“新手”较多、办案能力欠缺等现实状况,该市还为提升干部素质做“加法”。各县(市、区)建立“乡镇纪检监察微信学习讨论群”,时时学习充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荐乡镇纪委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目前全市近三成乡镇纪委书记参加过省级以上培训。

    “如今的乡镇纪委不仅人员力量配备到位,而且通过持续深化‘三转’,聚焦监督基本职责,将维护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将解决群众身边具体的问题作为着力点,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衡水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过去一年,李海龙十分忙碌:“围绕巡视整改、脱贫攻坚、扫黑除恶、村级换届等重点工作,我们入户访查,实施一线监督,切实担起了职责使命。”

    制度“严”起来

    走进衡水市桃城区路北街道纪工委书记冯兆蕾的办公室,办公桌上一个大红封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我和区纪委主要负责人签订的,我把它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一名纪检干部的责任。”冯兆蕾翻开责任书,里面清楚记录了加大基层反腐败力度、强化作风建设等重点工作内容。责任书最后,是冯兆蕾工工整整的签名。

    笔者了解到,2018年以来,衡水市落实“零约谈、一背书、两报告、全程纪实”等制度,层层传导压力、激发活力。

    所谓“零约谈、一背书、两报告、全程纪实”,即对年内零办案、零查处、零问责的乡镇纪委由县纪委约谈;每年1月,县(市、区)纪委同乡镇纪委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作为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的依据;各乡镇纪委每年1月、7月书面向上级纪委报告同级班子全面从严治党情况;建立监督责任工作台账和纪实手册,全面如实记录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情况,实现履责全程留痕、问责追溯有据。

    “要让乡镇纪委干部队伍‘活’起来,必须用好考核指挥棒。”深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孙秀中说,该市细化考核办法,靠实绩说话,对考核优秀的乡镇纪检干部提拔重用,对不能胜任工作的予以调整调离,对失职渎职违纪违法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实行“一案双查”。

    安平、枣强等县纪委监委也分别制订乡镇纪委量化管理考核办法,得分情况内部通报,对排名末位的乡镇予以通报,对不正确履行监督职责、造成本乡镇或所辖村出现重大违纪案件的,严肃追究乡镇纪委责任。

    制度的有力执行,营造了乡镇纪委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据统计,2018年1—11月,枣强县乡镇纪委运用“四种形态”处理281人次,第一种形态191人次,与上年全年相比分别增长58%、165%。

    监督“硬”起来

    2018年底,武邑县圈头乡纪委书记李晓艳的办公室来了几位“面熟”的村民,“李书记,案子查清了,这回大伙儿信你了。”

    就在几个月前,这些村民来反映问题时,对李晓艳是另外一种态度,“李书记,这事你管得了吗?要是管不了我们就去县里反映。”

    原来,这几名来自圈头乡谢村的村民,要反映该村党支部原书记谢某的违纪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各地乡镇纪委“存在感”不强,群众普遍缺乏信任感。

    “在乡镇换届中,我们这样一批想干事、敢干事的党员干部进入乡镇纪委班子,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李晓艳坦言,光有“信心”还不够,还要有办案的手段。为提升乡镇纪委执纪审查工作能力,武邑县探索实行“常委+纪检监察室+职能室(部)+乡镇纪委”的“复合式”执纪审查工作模式,把全县10个乡镇(区)划分为7个片区,在查办案件时,县纪委监委各职能室(部)对乡镇纪委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业务指导。

    “有了县里的支持,我们的腰杆硬多了。就拿谢某的案件来说,尽管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多,联合办案小组仍在较短时间里查清了事实,给予谢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李晓艳说。

    监督执纪问责效率的提升,得益于逐步完善的监督执纪工作机制。据了解,衡水市已建立了乡镇纪委纪律审查“一集中、三统一”工作机制,乡、村党员干部违纪问题线索实行集中管理,查办腐败问题实行统一组织审查、统一调配人员、统一协助审理。同时,实行乡镇纪委“捆绑式”监督办案机制,通过交叉监督办案、指定监督办案、联组监督办案和实行乡案县审,着力解决监督执纪问责所面临的地域小、人情密、突破难、处置软的问题。2018年以来,仅枣强县各乡镇纪委就协调联动开展各类监督16次,发现问题线索105件,提升了监督质效。

    “群众信任不信任,就看他有问题找不找你。”李晓艳说,过去圈头乡一年也收不到一两件信访件,去年接到了十几件,其中不属于纪委职责范围的,她一一转交给其他部门办理,“我们要善始善终,对得起这份信任。”

    不只在武邑县,去年以来,枣强县共受理镇村两级信访件305起665件,其中,乡镇纪委受理68起74件,均比过去有了明显增长。

    “能监督、想监督、会监督在乡镇纪委逐渐成为常态。”衡水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该市将继续在提升乡镇纪委履职能力上“做文章”,推动乡镇纪检干部聚焦监督第一职责,集中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反映强烈的、矛盾集中的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记者 刘荣荣 通讯员 王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