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18-12-08 07:54:11
承德:第四轮明察暗访发现扶贫领域问题及线索57件
“五保户刘某2月初就死亡,为什么3月份还向其发放救灾款和五保金?”这是承德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第四轮明察暗访中发现问题的缩影。在为期10天的明察暗访中,8个暗访组先后查访5个县区直部门,67个乡镇,162个村,入户786户,共发现问题25件,问题线索32件。
该市认真总结前三轮明察暗访的经验做法,列出21类扶贫领域易发问题清单,有的放矢开展跨县区交叉检查。检查组按照“发现不了问题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的要求,在检查中由审计、财务等专业人员调阅扶贫领域相关资料、档案、账目,逐笔资金、逐个项目进行筛查,特别对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加大核查力度,深挖可能隐藏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对发现的疑点,深入田间地头、项目一线进行核实,做到掌握信息相互对称、发现问题相互印证,力求把真实情况摸清摸透,把存在问题找准找实。同时,检查组坚持群众路线,注重在与贫困群众“拉家常”“闲唠嗑”中了解干部作风、掌握政策落实情况、收集民情民意。
对发现的问题及线索,建立专门台账,并全部按程序交办各县(市、区),要求快速整改,快查快结。同时对整改和处置情况跟踪回访,确保问题整改和线索查处“双到位”。(承德市纪委监委)
秦皇岛:今年查处扶贫领域问题598件 党政纪处分556人
今年以来,秦皇岛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59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56人,乡科级干部46人,移送司法机关19人,问责33人,涉及违纪资金2327.36万元,追缴违纪资金268.91万元。
该市拓宽问题线索渠道,优化线上监督方式,全面升级“四风问题人人拍”手机监督APP,增设开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监督举报模块。在青龙满族自治县的142个贫困村全部建立“村务监督微信群”,方便群众第一时间获取扶贫项目、资金方面动态信息。拓宽线下监督渠道,向县区职能部门、乡镇站所、村“两委”以及贫困户发放监督举报宣传挂历1万份,公开市县两级监督举报电话及邮箱,发挥1374名扶贫领域监督志愿者作用,今年已累计走访扶贫监督志愿者319名,收到志愿者反映各类问题线索53件。
快查快结,在线索处置上建立机制。建立“即查即报”机制,对发现受理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录入《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数据管理台账》和《监督执纪问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审查调查最新进展第一时间更新完善。建立“快接快转”机制,对上级交办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按照属地和干部管理权限要求,第一时间转有关县区和部门办理。建立“提级办案”机制,针对部分重点、难点案件,由协助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纪检监察室直接牵头提级办理,已提级办理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38件,查处38人。建立“挂账督办”机制,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进行挂账督办,动态更新,对在执纪审查中进展缓慢的单位部门,下达工作预警提示、当面约谈督办,共下达督办提示卡12件次,对5个单位部门约谈督办21次。建立“抽查核查”机制,对已办结案件、未办结案件按比例进行抽查核查,对查否类案件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案件审查调查程序是否合理、卷宗资料是否齐全、人员处分是否恰当,追责问责是否到位,回访教育是否落实,确保案件经得起检验,共抽查核查问题线索及案件121件,发现问题30个,全部立行立改。
该市针对去年以来立案查处的扶贫领域案件,指导县(区)、市直有关单位从涉及领域、违纪手段、作风表现3个方面分别进行汇总,梳理统计问题发生概率和风险等级,制定整改“计划书”,对症制定整改举措103项,全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增量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对于风险概率发生较高的问题,先后建章立制来堵塞漏洞,今年已先后制定规章制度办法21项。(秦皇岛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