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18-09-11 08:23:06
邢台:剑指基层“微腐败”强化整改抓落实
邢台市扎实开展基层“微腐败”整改“回头看”,抓好自查自纠、明察暗访、综合评估等各阶段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现问题线索698件,已完成整改644件,正在整改14件,待整改40件;查处问题559件,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88人,其他处理315人。
对2017年基层“微腐败”专项整治问题线索进行台账数据清理,对存在的问题线索拆分、重复上报等问题,开展数据“回头看”,共剔除重复上报的问题线索3342条,最终确定17589条问题线索,形成自查自纠问题底账。要求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对2017年问题台账进行逐一对照检查,共清理出79条整改处理未到位问题。其中,整改未到位53条,清理未到位5条,追责问责未到位8条,该建未建制度13条。同时,加大问题线索交办力度,将收到的省交办基层“微腐败”问题线索全部按要求转交相关县(市、区)纪委监委查办,建立一事一档,明确限期办结,并对查否问题按比例进行复查。
通过抽查问题线索、联合督导检查,督促问题整改落实到位。从各县(市、区)问题台账中共抽选出涉及资金、群众反复举报的200个典型问题线索,进行“点穴式”精准督导检查。成立5个督导组,采取翻看案卷资料、明察暗访等方式,实地查看问题是否真解决、整改是否真到位。通过抽查检查,共向20个县(市、区)反馈以问责代替整改、处分不规范等问题49件,责令限期整改到位。
制定综合评估标准,把问题的发现、查处、整改作为主要指标,结合上级交办件办理、移送司法、问责线索、典型案例等方面,对各县(市、区)“微腐败”整改成效进行打分评估,并对排名靠后的3个县进行专门督导,对综合排名后三位的3个县(区)纪委书记进行约谈。加大对后进地区的督导力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同时,综合运用整改成果,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分类分析,研判多发领域和问题集中区,将研判结果运用到日常监督、案件查办工作中,确保整改“回头看”不走过场。(邢台市纪委监委)
唐山:“八步工作法” 推进整改“回头看”见实效
唐山市针对问题整改,制定了线索收集、分类处理、暗访督导、移交问责、公开曝光、定期报告、效果评议、建章立制“八步工作法”,对存在问题进行挂账督办、限时办结。截至目前,全市清理发现问题2878件,纳入整改范围2550件,整改完成2096件;查处1001件、1772人,问责党组织47个、领导干部176人。
为防止整改流于形式,对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单位,按照“一函一卡”(督办函、提示卡)方式进行督办;对推诿扯皮、效果较差的,按照“一通报一约谈”的方式警示;对敷衍塞责、推进不力涉嫌违纪的,按照“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的方式进行查处。同时建立“双三查”,即既查问题所在单位、牵头部门、监管部门工作中存在问题,又查问题所在单位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纪委监委监督责任的结案标准,使整改到位率明显上升。
该市围绕企业、群众最关心关注的办证难、降费减负、审批效率低等6类重点问题,开展“找准问题症结、合力集中攻坚”行动,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式督办,全程向社会公开公示。目前已确定138项具体攻坚任务,公示6批次61个问题项目清单,15家已完成攻坚任务。
针对政府服务办事难问题,制定了延时服务、代办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四项工作制度;针对二手房交易“办证难”问题,推行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实行“交易+缴税+登记”三联办;针对审批效率低问题,制定了《唐山市投资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实施办法》,实行“统一受理、同步编制、同步评审、同步审批、统一送达“多评合一”服务新模式;针对项目落地难问题,通过推行“最多跑一次”“融合线上线下”“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方式,减少企业项目成本。1-6月份,唐山市新开工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5.5%。通过高质量整改,到7月底,全市群众办事创业证明事项由95项精减到37项,企业、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唐山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