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18-07-19 08:18:00
保定:查漏洞防反弹 补短板建机制
“这个单位固定资产登记表显示2017年处理了一批废旧物品,但从账目上却看不到这一笔进账,要重点查一下。”今年5月,保定市在清理整改“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回头看”过程中,聘请会计师等专业人员,根据蛛丝马迹查找问题线索。经查,该单位处理废旧物品共计所得1.26万元,未列入单位账目,属于用资产处置设立“小金库”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分别对该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给予提醒谈话和批评教育,所得资金入账管理。
今年以来,保定市在推进“回头看”过程中,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反复出现的顽症痼疾,深挖细查设立“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通过查漏洞、防反弹、补短板、建机制,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精准起底,夯实整改基础
精准聚焦问题,整改才有实效。据了解,保定市在清理设立“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中,不仅要求对2017年发现的2317件问题线索逐一进行核查,还要针对公车运行超预算、公务接待超预算、会议费培训费超预算等问题举一反三进行整改。截至目前,该市在推进整改“回头看”中,自查自纠阶段共发现设立“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新问题42件,其中针对旧问题举一反三发现问题26件,目前已整改完成41件,追责52人。
该市在整改“回头看”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各部门各系统要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清查主体、项目、节点等全覆盖。同时,该市还制定了设立“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整改参考标准,细化为利用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超预算问题等17项问题类别,逐项从资金整改、追责问责、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整改要求,便于对照整改、统一标准。
解决真问题,提升满意度
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整改效果的重要标准,在推进整改“回头看”中,保定市坚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立查立纠、立行立改。
“我是涿州市一名滴滴汽车司机,因违反规定被暂扣车辆,在我交完罚款到指定停车场取车时被收取停车费300元,但我索要票据时,工作人员却称是分承包单位,没有票据……”接到群众举报后,该市马上安排人员进行核查,问题查清后,相关人员受到批评教育,停车场负责人退还了费用并当面道歉。该市还责成该单位针对这一问题举一反三,规范工作流程,防止再次出现类似事件。
下沉督导、真督实查,这是保定市压实责任、推动各级真正解决问题的又一举措。7月16日,该市将乱收费乱摊派问题、财政专项资金和“小金库”清理三项工作捆绑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由财政局等部门共同组成12个明察暗访组,并吸收12名专业会计师,对各县(市、区)、开发区进行下沉式监督检查,采取“一听、二问、三看、四查”工作法,对清理整改“回头看”工作进行全面体检,坚决防止问题边整改边反弹,对整改不到位的,督促“补课”“回炉”。
为确保监督检查步调一致、标准一致,该市制定评估验收评分表,细化39项检查内容,每项实行量化考核,增强了监督检查的有效性、实效性和完整性。
巩固整改成果,扎牢制度“篱笆”
针对清理中发现的工作制度不健全、工作流程不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不严格等问题,保定市注重从制度层面固化整改成效,强化刚性约束。该市针对2017年设立“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围绕财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车辆管理等方面,清理、新建、保留制度2129项,在整改“回头看”中,又新建制度21项,修订制度9项。
聚焦扶贫项目存在的突出问题,该市对扶贫领域设立“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针对产业扶贫项目资金闲置、虚报套取、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的通知》,发挥专项资金监控平台监管作用,利用信息公开、资金追踪、监管联动、自动汇统、状态监测、信访处理等功能,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做到政策公开、数额公开、对象公开、结果公开,防止专项资金挤占、滞留、截留、挪用等腐败问题发生。
据介绍,目前保定市正在建立整改工作评价体系,通过走访、座谈、问卷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清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完善专项资金、乱收费乱摊派、设立“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专项治理整改评价指标和成效,用硬杠杠、硬指标打造硬标准,确保整改“回头看”取得实效。(保定市纪委监委)
邢台:专项巡察发现问题833件 全部挂账督办
追责处理程序不规范,对相关责任人处理不到位,发现某县编委办牵头整改的“政事政企政会不分”类线索存在处理不到位问题18件;贫困户识别和扶贫政策落实不精准,抽查某县6个乡8个村发现贫困户信息不精准,贫困户家庭成员信息不显示,不能体现贫困户家庭状况……
近日,邢台市对20个县(市、区)和12个市直单位存在的问题一一列举,进一步压实责任,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对全市整改“回头看”工作再加压、再鼓劲、再推进,确保全面深化整改“回头看”。
该市在整改“回头看”工作中强化督导检查,市委成立15个专项巡察组,自6月6日开始,利用20天的时间,对20个县(市、区)和41个市直单位开展两个整改“回头看”暨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专项巡察工作。重点发现并解决“回头看”工作重视不够、自查自纠不认真、整改落实不到位,做表面文章、搞虚假整改,工作走形式、走过场等问题。目前,共发现各类问题833件,其中市直单位205件、县市区628件。
各专项巡察组灵活运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谈话走访等多种形式对巡察对象“回头看”工作进行全面系统检查,直接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回,发现突出问题、督促彻底整改、形成有力震慑。突出工作重点,根据巡察对象在“回头看”中承担的任务,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对不同单位巡察重点有所侧重,把握共性,突出个性。实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从被巡察单位已经完成的事项中选取不少于十分之一的事项进行重点解剖,着力发现突出问题。
针对专项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全部挂账立档,实行销号管理,并以“问题清单”的形式发给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有关单位,要求市各专项整改“回头看”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根据“问题清单”,逐条逐项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件件要整改、事事有落实。强化追责问责,明确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要对号入座、切实整改,对领导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甚至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严肃追责问责。(邢台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