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要闻要论>
少点“衣锦还乡”心态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8-02-09 10:24:03

    “衣锦还乡,古人所尚。”当年西楚霸王项羽杀进咸阳后,一把火烧毁秦宫,以为霸业已成,便急切地想在江东父老面前炫耀一番,说道:“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这则“锦衣夜行”的典故,把项羽得胜后的虚荣膨胀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历史是一面镜子。在气派、威风的背后,恰恰暴露了古代帝王将相的狭隘。他们把一举成名、光宗耀祖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一旦功成名就之后,往往会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他们以“真命天子”自居,不愿正视昔日卑微的地位,更怕别人数落其当年的寒酸和劣迹。如此心态,包含着多少得志之后的骄狂,多少光宗耀祖的俗气,多少悲哀复悲哀的历史轮回。

    在共产党人这里,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不是该有的心态。虽然许多共产党人功勋卓著、官居高位,但在乡亲们的眼中,他还是那个从小放过牛的“放牛娃”,吃百家饭长大的“细伢子”。一声声呼唤乳名的亲切,表达的是亲密无间的情感。

    笔者认识一位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官至中将军衔。当年回家省亲,他坚持不坐小车而坐公共汽车,不吃政府的招待饭而吃乡亲们的农家饭,没有一点大官的架子。离休之后身体差了,公家派车送他回家。到了家乡地界,他规定不准按喇叭,怕惊动了乡亲们。后来,乡亲们日子好了,不少人家里买的小车都比他的老式车好,驾驶员为此愤愤不平。他却认真地开导说:“当年我们提着脑袋闹革命,不就是图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吗?现在他们致富了,开的车、住的房都比我这个‘老革命’好了,我打心里高兴啊!”居功不自傲,官大不摆谱,不搞“衣锦还乡”那一套,这才是共产党人的胸怀和本色。

    最惬意的莫如与民同乐,最俗气的还是衣锦还乡。时下,又到春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回家过年,更应多一些爱民情怀,少一些衣锦还乡的心态。轻车简从地串串门,一条板凳上与乡亲们聊聊天,带着工作中的困惑向群众取取经,抑或融入贴春联、挂灯笼、逛庙会、舞龙舞狮的人流中,既可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可拾取童年的记忆,密切与乡亲的情谊,丰富自己的智慧。

    放下架子,多听听乡亲的倾诉;扑下身子,多做些暖人心的实事。少些高朋满座、推杯换盏;多些促膝交谈、民俗清香,能祛除身上的官气、骄气,而倍添清气和正气。这,正是党员干部过年的“正确姿势”,更是父老乡亲的热切期盼。(向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