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要闻要论>
脱贫攻坚呼唤新作为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7-11-20 09:02:25

    党的十九大刚刚结束,脱贫攻坚在各地掀起新的热潮。据报道,在贵州省盘州市的贾西村,刺梨种植搞得红红火火,各项建设扎实推进,对贫困户信息重新做了校核,整个村子正在全力以赴,以实干迎接国家第三方评估组的脱贫摘帽评估。这个村庄的景象,是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阶段的一个缩影。

    回顾过去5年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脱贫攻坚的重大成就是一大亮点。5年来,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有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了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很多贫困乡村的面貌已经发生巨变,乡亲们彻底甩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小康生活。贾西村的脱贫摘帽,正是受益于此。

    行百里者半九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兑现这个承诺,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几千万人口如期脱贫。现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脱贫攻坚面临的严峻形势。挖掉穷根,共奔小康,不仅意味着要贫困群众摆脱贫困,也要求已经脱贫的老百姓继续巩固,防止返贫。如此,才能不让一个人在实现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精准脱贫作为坚决打好的攻坚战之一,强调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这些部署,既充分吸收过去5年脱贫攻坚的有益经验,又根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作了新要求。其中的关键词,一个是务实,一个是尽责。

    脱贫攻坚一直聚焦“精准”,就是为了防止撒胡椒面、手榴弹炸跳蚤等形式主义弊端,做到扶真贫、脱真贫、真脱贫。进入最后决战收尾阶段,更要求真务实,杜绝虚假扶贫、数字脱贫等问题,让贫困群众真真切切享受到帮扶,实实在在过上好日子。脱贫攻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领导干部的责任排在首位,也最为关键。党的十九大提出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就是对脱贫攻坚的责任进行了细分和明确。对领导干部来说,这不仅是硬骨头,也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再次作出庄严承诺。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群众如期迈进全面小康,才能不负人民期待,交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答卷。(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