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发布时间:2017-09-24 07:27:49
保定:下发整改通知书 助推脱贫攻坚有效开展
“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根据全市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方案,现将检查督导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反馈给你们,请于签收之日起一个月内,经市纪委检查督导组审核同意后,向市纪委报送整改情况报告,市纪委将适时组织开展对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近日,保定市纪委监察局将第一轮走访中发现的649个问题线索、7份扶贫领域监督检查问题整改通知书集中下发有关县(市、区)。
“盯住整改,下沉一步,同时,根据易发多发问题的环节,研究制定长效机制。”该市市委书记聂瑞平明确要求。
在深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该市纪委把强化问题线索督办作为确保工作成效的重要环节,积极借鉴巡视巡察有关做法,建立检查督导反馈机制,将检查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形成整改通知书和问题清单,向被检查督导单位党委反馈,要求其限期整改,对有关违规违纪问题进行查处纠正。通过检查督导、意见反馈、整改落实,确保问题精准发现、整改及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据了解,从7月24日以来,该市市县两级纪委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成立9个检查督导组,走出机关,全部走村入户,聚焦“五项任务”,紧盯主体责任、政策落实、监督责任“三个层面”,采取听、看、查、问、访等办法,入村入户检查督导。截至目前,市本级检查督导组累计走访97个乡镇、483个贫困村、5869户贫困户,发现问题线索737个,涉及精准识别、医疗保障救助、产业扶贫、异地搬迁、危房改造等29个方面。(保定市纪委)
衡水:全面“起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情况
为进一步深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衡水市纪委坚持问题导向,强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求实务实抓落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截至目前,已检查督导108个乡镇、920个村,走访群众3730户,发现问题线索965个,纪律处分140人,组织处理132人,诫勉谈话380人,批评教育23人。
该市印发《关于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检查督导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9个督导检查工作组,市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包片,责任到村到户,一包到底,对全市6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57个乡镇921个村以及其他县(市、区)有扶贫任务的51个乡镇实现了督导全覆盖。
该市坚持检查督导与巡视巡察工作相结合,重点检查扶贫政策是否落实、扶贫措施是否到位、群众反映问题是否解决等问题。全面“起底”扶贫工作情况,市扶贫办对全市2016年以来扶贫攻坚工作和两个专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深入统计汇总,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情况精确到县乡村户,扶贫总体情况精确到村到户到人,为检查督导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同时,全面“起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情况,对全市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信访、党风政风监督、案件监督管理等部门发现受理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处置和人员处理情况进行认真梳理汇总,通过分析研判、大数据比对,找准廉政风险点、关键点126个,确保检查督导有的放矢。市纪委还印发了《明白纸》,列明到县、乡、村、户每一级的检查督导内容和重点,保证了检查督导工作效果。
检查督导组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竿子插到底,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带队组长制定检查督导方案和路线图,随机抽取乡镇开展督导检查,进村入户坚持村干部、驻村干部和贫困户单独座谈交流,看台账、对账目、查现场,掌握真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对贫困户的识别调整不精准不及时、扶贫项目资金还不同程度存在滞留和优亲厚友现象、部分县乡村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到位等问题,市纪委在督促有关县(市、区)及时整改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督促建立动态工作台账、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强化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问责追究、加大问题曝光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等工作,从源头防范问题的发生。(衡水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