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7-06-10 08:01:28
近日,中央文明办在陕西咸阳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发布5月“中国好人榜”,101位百姓身边好人光荣上榜。他们的善心善举既接地气,又充满了正能量,打动了很多人,也鼓舞了很多人。
每一个“好人”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30载隐姓埋名身居荒漠的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危急时刻奋不顾身救人的“智勇男孩”“托举弟”张凯浩、彭浩明,驾驶自家挖掘机闯入火海救出12人的“钩机哥”姜泽余,诚信经营、带领乡邻致富的“鱼大王”姜宗洪……这些好人,平凡中蕴含着不凡,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就一道道靓丽的道德风景线,展示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高度。一个普通人,怎样成为有道德的人、境界高尚的人?从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答案,感受到了力量。
“中国好人为孩子们树立了好榜样”“道德重如山,好人树标杆,学好人做好人应当成为社会风尚”……来自社会各界的反映,折射出一个社会共识:崇德向善是人们发自心底的向往,德行天下是大家共同渴盼的社会发展境界。
古人说见贤思齐,中国好人是看得见的榜样,而且是来自普通人的身边榜样。向他们学习,既不高不可攀,也不那么惊天动地,用一句古训来说,需要做的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行是逐渐生长出来的,从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入手,从身旁的举手之劳做起,对他人多一些善意,对社会多一些责任,点滴做起,日积月累,就是了不起的“功德”。不少中国好人都是这么成长起来的,他们不仅朴实,而且坚定。“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道德建设本来就是贵在践行,贵在长期坚持,才能积跬步至千里。
有人说,道德模范是“盆景”,而社会更需要“风景”。这话有一定道理。评选和表彰中国好人,既是对道德个体的褒扬,更是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价值观导向,形成赞好人、学好人、做好人的社会风尚。道德建设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在这个庞大的行列中,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政德、私德都要过硬,这样才能有说服力和公信力,带领广大群众一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我们的社会正气充盈、昂扬向上。(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