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要闻要论>
别让“正在处理”寒了群众心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7-06-06 09:06:19

    近日,有群众通过某政府网站反映了一件事,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帮忙解决。孰料过了一段时间查询,得到的回复是“正在处理”,又过了一段时间再去询问,回复还是“正在处理”。让人遗憾的是,这种“正在处理”式回复更像一种模式化的说辞,强调的是“正在”,而非“处理”,其结果往往是“再无下文”,让群众陷入遥遥无期的等待。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少地方将政府网站、政务博客、政务微博运用于政府服务,网络问政逐渐成为倾听社情民意、解决群众问题的重要渠道。可以说,“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形式,减少了群众来回奔波之苦,实现了更方便、快捷地为民服务。

    不过,在一些地方,这种“不见面”的网络政务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名义上为了方便群众,“不让群众跑断腿”,结果却是不作为、慢作为、让群众烦透了心;有的党员干部习惯躲在“网络平台”后,对群众的棘手问题,百般搪塞,回复一句“正在处理”就不了了之……如此这般,不仅让服务效果大打折扣,也无形中拉开了党群干群距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网络政务的推行,旨在简政放权,更好地为民服务。虽然网络政务的办事过程不与群众直接接触,但其本质与窗口办理是一样的,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方式、方法换了,但为民服务的初心不能变、担当尽责的精神不能变。因为图省事、怕担责,就躲在网络背后,不敢发声,不想作为,这明显是错误的,是要坚决杜绝的。

    “正在处理”折射出的是一种怠政思维,说到底还是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担当、不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群众办事服务,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就体现在担当尽责,为群众办好一个个具体事件中。如果这些小事都做不好,谈幸福指数如何,讲作风建设怎样,都是空话。

    “正在处理”是面作风之镜,折射的不仅是行为上的庸懒,还有为民服务信念的缺失。杜绝此类行为,关键还在于转变观念,强化作风建设,不断简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最大程度提供便民服务。同时也要完善政务服务的体制机制,厘清工作职责,明确问责措施,以此倒逼网络政务服务及时化、规范化,让“正在处理”变成“马上办理”。(马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