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头条新闻>
燕赵同唱清风戏 梨园绽放廉洁花
廊坊市打造新编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

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发布时间:2017-05-01 07:45:45

    3月13日,位于北京建国门西侧的长安大戏院内掌声雷动,喝彩阵阵,洋溢着春意和热情。

    “你把那苦岁月全忘记,

    巅峰坠落难回往昔。

    我恨你贪享乐纸醉金迷,

    我恨你害了国家害了自己,

    ……

    从今后挺起腰杆重站起,

    不落泪、不哭泣,

    崇高信仰在胸臆,

    走出阴霾迎晨曦!”

    慷慨激昂的唱段在长安大戏院久久回荡,观众随着剧情的展开,时而唏嘘不已,时而笑声不止,每到精彩之处,总是报以热烈的鼓掌和叫好之声。

大型新编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剧照

    这是大型新编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在京演出时的情景。这部反腐大戏由廊坊市纪委、廊坊市文联、廊坊市文广新局主办,廊坊市戏剧家协会承办,廊坊市百花戏剧艺术团、大厂评剧歌舞团联合演出。故事以新中国反贪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为背景题材,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贪污犯刘敬山被枪决及其生前身后的故事,紧紧围绕刘敬山妻子蘩惠兰的命运主线展开,艺术地再现了领导干部的堕落腐败不仅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同时也给家人带来无法弥补的磨难。

大型新编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汇演剧照

    演出一开场便进入高潮——正月十五,蘩惠兰领着年幼的孩子企盼丈夫刘敬山回家过节,然而,听到的是刘敬山被绑赴刑场执行枪决的消息,看到的是铺天盖地皑皑白雪上一行永别的脚印……

    蘩惠兰从此陷入迷茫、苦闷、纠结、彷徨之中。精神的压力、世俗的歧视、生活的艰难使她几乎到了绝望的境地。她欲死不行,欲嫁不能,历尽坎坷。几年后蘩惠兰得知战争年代曾两次救过刘敬山性命的薛大娘唯一的儿子,因刘敬山克扣河工粮款,吃了发霉的小米,死于治河工地时,她彻底清醒,终于坚强起来,决心走出痛苦重新生活。而那段刻骨铭心的伤痛与磨难却在她心灵深处挥不去抹不掉。

大型新编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进京汇演现场

    这部戏创作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之初,廊坊市纪委与市剧协便开始谋划如何利用发生在廊坊的刘青山张子善大案这一重大题材创作一部反腐大戏。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重新创作,选择全新的角度,教育党员干部手莫伸、心莫贪,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为官这一鲜明的反腐倡廉主题。经过五易其稿,剧本成型,剧名确定为《脚印》。

大型新编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启动仪式现场

    2016年7月,《脚印》剧组召开启动仪式大会,之后经历了进京组织剧本研讨论证、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进团排练、正式首演、基层巡演、进京汇演、入选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等不同阶段。可以说,《脚印》三年磨一剑,厚积薄发,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力。

2016年8月31日,大型新编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在廊坊首演

    2016年8月,现代京剧《脚印》在廊坊首演,反响强烈。今年1月,该剧开始在廊坊市各县(市、区)巡演,每到一处都好评如潮,还有热心观众跟随剧团逢演必看,依旧意犹未尽。廊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魏国东表示,《脚印》这部戏切入角度好,人物原型是廊坊人,剧中的故事也发生在廊坊,廊坊人写廊坊事,排廊坊戏,再现廊坊历史,立足本土文化,反映时代主题,警示教育后人,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把《脚印》打造成具有廊坊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

大型新编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巡回演出

    在剧情创作上,《脚印》没有直接描写贪腐者劣迹,摒弃了司空见惯的高声教化,而是另辟蹊径,着重刻画了贪腐分子给家庭、亲人带来的巨大痛苦与长久磨难。该剧艺术总监、著名剧作家赵德平说:“贪腐对社会的危害和影响人人皆知,而贪腐给家庭究竟带来了什么,未必有太多人知道,因此《脚印》就从这里入手,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蘩惠兰多舛的命运,起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警示作用,这也正是该剧成功的关键。”

    该剧编剧和制作人、国家一级编剧兰万玲坦言,创作《脚印》做了5年的思考,罪犯的妻子除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还要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一切,在内心情感的把握和表达上是极大的挑战。在兰万玲看来,“人生即‘脚印’。在一串串脚印中,能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和往昔的峥嵘岁月,以及今天的现实生活。走好人生每一步,不要让人生之路布满悔恨、愧疚和遗憾!”

    廊坊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路敏表示,“这部作品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在引人思考之余又触动警醒那些行为上、意识中有贪腐倾向的人,希望他们在看了这部戏之后能够悬崖勒马,挽救灵魂,从而达到诚心忏悔和自我救赎的目的。”(廊坊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