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7-02-25 09:08:00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防止层层加码,量力而行、真实可靠、保证质量。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敢打必胜的信心,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没有时不我待的精神,层层立下的军令状真有可能完成不了。一个个来自贫困地区的好消息,表明当地政府真抓实干,负责干部斗志昂扬,贫困群众满怀期待,攻坚战正在艰难中顺利推进。可无数教训也一再提醒我们,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警惕激情冲破理性、决策背离科学的苗头,防止出现层层加码现象。
所谓层层加码,就是越往下走标准越高、要求越严、责任越大。一些单位和部门,为了向上级表明自己执行坚决、领导有方,不顾当地实际、不惜拔苗助长,将上级交代的任务加多、项目拓宽、标准拔高。砝码加重后,就只能一级一级分摊下去,“上级表功、下级埋单”等现象与层层加码不无关系。
而之所以这样做,一些干部也有自己的解释——要求高了,即便下面的完成情况打了折扣,也依然能完成上级的任务。这一说法貌似很有道理,但没有哪一级干部愿意留下办事不力的印象。于是,达不到标准就注水,完不成目标便造假。最典型的,莫过于一些地区在一段时期内GDP“增速高于全国、总量大于全国”的数字掐架乱象。有记者曾听说民间流传过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联是“下级骗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横批是“数字出官,官出数字”。
如此,不难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提醒各级党员干部坚决防止脱贫攻坚战中层层加码现象的深意所在。提前脱贫、超标准完成固然好,但这一切必须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没有掺杂任何水分。如果仅因“立功心切”而层层加码,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就难免出现,数据造假、欺上瞒下也无法杜绝。“数据亮眼”、“形势大好”的背后,损害的是群众利益,伤及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与其层层加码,不如以上率下。主要领导如果停留在喊口号做动员、分任务定标准、看数据听汇报上,即便考核再细、问责再严,也不会形成上下一心的合力。既然是攻坚战,领导干部就要始终秉承共产党人“跟我上”的优良作风,变“一级压一级”为“一级带一级”。如此,方能取得最后胜利。(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