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廉洁河北>
承德:找准“突破口”严惩“微腐败”

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发布时间:2017-01-18 08:16:42

    为解决基层存在的“蝇贪蚁腐”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发展环境问题,承德市坚持重心下沉、压力下延,以专题调研、治理小官贪腐、强化民生监督、一问责八清理和优化发展环境等“五项重点工程”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基层党风“清洁行动”,施展“组合拳”,严惩“微腐败”,力争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深入调研,找准“突破口”

    制定《承德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百村调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随机抽取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承德县、双桥区、双滦区和高新区的12个行政村,深入开展“百村调查”,累计发现农村政策落实、基层组织建设等5个方面17类典型问题,切实找准“靶向”,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做好准备“功课”。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范围和内容,在更广泛层面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全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突出问题和矛盾,认真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对策,形成了《选准突破口 下好先手棋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调查报告,并据此制定出台《实施意见》,谋划开展了基层党风“清洁行动”,推动主体责任、纪律审查、作风建设、巡察监督等向基层多元延伸。

    重拳出击,严惩“微腐败”

    把纪律审查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先手棋”,紧盯市直部门科长,县(区)直部门局长、股长及基层所站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等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小官贪腐”专项治理,严查基层干部贪腐问题,震慑警示教育效应初步显现。

    据统计,一年来,全市累计初核基层干部利用在资金拨付、审核批准、经手管理、验收项目、信息灵通等方面的职务便利,以贪污、挪用、截留、索取好处等方式,捞取非法利益等各类“小官贪腐”问题线索1416件,立案811件,党政纪处分770人,涉嫌违法移送司法机关70人。其中,涉及乡科级干部分别为159件、处分138人。涉案金额10万元以上的82件、100万元以上的28件。

    保障民生,强化“获得感”

    针对扶贫资金项目落实、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公共资源和农村产权交易等领域中存在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具有量大面广、复杂难缠特点,一方面整合力量联合办案,推行“大兵团”作战;另一方面,实行交叉办案、异地办案,排除人情关系干扰。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此类问题455个,给予党政纪处分569人,移送司法机关62人,切实增强基层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同时,通过提级办案、领导包案、信访举报督办等方式,有效传导压力,推进纪律审查工作与强化民生监督有序衔接。认真落实中央纪委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信访举报督办工作部署会议精神,组织开展专项行动,累计查处扶贫领域违纪案件565件,查结44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68人。

    立行立改,切实“减存量”

    把“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作为削减问题存量、强化问责追究、推动基层历史形成问题整改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建立“线索梳理、问题清理、追究问责、整改建制”同步推进机制,做到边清边查边改边问责。对疑难复杂问题,及时向各分管市级领导下发督办卡,督促研究解决;对专业性较强的问题,聘请中介机构进行清理,确保专项行动圆满完成。全市共清理问题10397件,按照省标准整改完成率99%,批评教育2703人、组织处理260人、纪律处分591人、移送司法24人。针对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问题,新建综合制度、专项制度和措施性制度300 项,修改完善72项。。

    优化环境,锤炼“好作风”

    监督执纪中,突出执法、监管部门和具体负责分配、审批、监督的科室,动真碰硬,动辄则咎,着力解决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信用意识不强、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

    坚决整治“为官不为”,加强对落实“十三五”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不在状态等方面问题1876件,纪律处分272人。(承德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