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要闻要论>
以改革实效 托举中国未来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6-10-08 12:48:00

“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不甘穷与白,只愿实而坚。遍地开花闹,冲天干劲传。”1959年,董必武写下一首诗,祝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抒发心中壮怀。今天我们迎来新中国成立67周年,虽早已告别“穷与白”的困难局面,但“实而坚”的宝贵品格,在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攻坚破难的当下,依然是殊为宝贵的精神资源。

简政放权深入推进,企业申报项目不必再“跑断腿”“脱层皮”;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注入源头活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冰而行,越来越多内生动力被激发出来……在取得一系列改革成效的同时,我们应当反思,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当代中国发展前行的强大动力,让普通人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为什么过去被认为不可能突破的许多改革难关,如今可以闯关夺隘、一往无前?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全面深化改革从“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都紧紧抓住了一个“实”字。

有媒体统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中央深改组会议的讲话中,“改革”一词出现次数最多,有272次,其次便是“实”字,出现121次。从“提高改革方案穿透力”,到“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再到“扭住关键,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要求。的确,层层落实与顶层设计同样重要,执行力度和落实效果,决定着改革最终取得的实际成效。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美好蓝图无法自动实现,改革是最好的路线图,实干是最好的方法论。中央深改组会议反复强调,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放眼当下与未来,引领经济新常态、提振发展新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丰富百姓获得感,突破社会转型期、打造政治新生态,哪一项都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就,哪一项的复杂和艰巨都可谓世所罕见。正因为这样,更加需要我们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用稳健气魄和扎实作风推进改革,以坚定不移的干劲和一往无前的拼劲,打开改革新境界,闯出发展新天地。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即将召开,将就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作出新部署。这种“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笃定自觉,为中国改革发展筑牢了政治保障。以实行引领斗志,以实干增进团结,以实效凝聚人心,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中,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下更为瞩目的发展奇迹。(李达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