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的道路正在紧张施工,家家户户打了压力井,修建了水冲式厕所……省纪委工作组进村几个月来,曲阳县西沙湾村正发生着巨变。
西沙湾村是水库移民村,位于王快水库南岸,是曲阳县西部山区最为偏僻、贫困的村,全村116户、357人,72亩旱地,收入微薄,村民的房子分散在一条山沟的两侧,过去吃水都要靠山沟里的一眼井取水。
“急用为先、科学规划、长远发展,是我们为村子制定的策略。进村以来我们先把村民生活急需的问题解决,再解决道路问题,谋划美丽乡村发展项目……”省纪委驻村工作组组长李剑利说。
今年,省纪委派驻曲阳县有三个工作组,分别帮扶西沙湾村、刘庄村和温家庄村,所驻村都位于曲阳西北部山区,位置偏僻、资源匮乏,基础差、底子薄。省纪委工作组驻村后,迅速进入角色,念好“五字诀”,奏好“五步曲”,全面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
“真”字为先,扎根基层固阵地。建立临时“战地指挥部”,真正在帮扶村安家落户。入村伊始,三个帮扶工作组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制定了六项制度,共同研究政策规定,分析村情民情,交流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帮扶工作重要问题。巩固村级“阵地堡垒”。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推进扶贫工作的突破口,强班子固阵地,夯实组织基础。谋划实施了西沙湾、刘庄、温家庄三个村级组织阵地升级改造,打造集两委办公、党员教育、村民娱乐、村史展览、图书阅览、体育健身“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目前,温家庄村两室改造工程已完工。
“细”字为要,进村入户访民情。细心谈话。实施“三向交流”,即与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个别沟通交流,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到家进户走访交流,细心听取每位党员和群众的建议和诉求,全面了解掌握帮扶村基本情况。细节入手。结合“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百村调查”工作,认真分析致贫原因,摸清摸透村情民情。细致宣讲。及时宣讲国家的惠民政策,特别是与贫困群众息息相关的创业政策、贷款贴息政策、低保救济政策、医疗救助政策、教育扶贫政策等。
“准”字为基,精准识别亮家底。数据准。结合查访情况,对贫困户档案资料重新分类整理,将县乡扶贫档案材料与入户走访形成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比对,形成精准数据。情况准。做到重新核对的名单中真正贫困人口没有遗漏,非贫困人口没有纳入,逐户列出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措施等。措施准。对建档立卡情况和每个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精准施策,做到一户一张明白纸、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
“实”字为本,科学规划定方向。定规划。结合县乡总体规划和驻村实际情况,从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兴办实事、加强基层党建、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等方面入手,科学编制帮扶规划,为扶贫工作提供路线图、指挥棒、时间表。引项目。三个工作组先后与省直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确定帮扶项目68个,计划投资3200万元,目前已投资600多万元。挖潜力。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集体经济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产业优势,强化品牌包装,增强增值发展能力。
“勤”字为重,持续用力抓落实。“眼勤”,无论是工程招标,还是项目立项、扶贫资金申请使用等,自觉强化纪检干部履行监督职责,重大项目的实施做到亲自现场督导协调,确保扎实推进。“嘴勤”,对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细心提醒,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出实招,拿对策。“腿勤”,围绕确定的规划项目,加强跑办、沟通协调,争取立项和资金支持,认真组织实施。
通过念好“五字诀”,奏好“五步曲”,省纪委帮扶的三个村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西沙湾村投资270多万元,建设了3.7公里的出村路;投资23万元,拓宽了村内道路;分户打饮水井73眼,新建水冲式厕所73座;投资1.2亿元的养老康复中心项目达成协议。刘庄村绿化种植柏树500亩,河道清淤1500米,解决了96户的饮水安全问题,平整砂石路3000米,落实清扫车4辆,垃圾桶32个。温家庄村投资建设了箱包厂,能够解决200人就业;与安国药业公司签订了中药材种植合同,发展中草药种植,预计每亩年产值2000多元。(郭英焜、李秀哲、葛西劝、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