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唐山市“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今年以来,该市不断创新督导、审查方式方法,强力推动“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现问题5817个,已完成整改3063个,查处问责2170人。其中,组织处理305人,纪律处分405人,移交司法机关18人;涉及县处级干部3人,乡科级干部469人。该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强化督导,掀盖子不留情面。为打好专项行动攻坚战,针对部分工作进展缓慢、问题线索少或问题比较集中的单位和部门,唐山市组建专门的督察组,突出问题导向,开展了解剖式督导、验证式督导和约谈式督导。
解剖式督导即督察组采取事先不通知、不听汇报的形式,直接开展有针对性的明察暗访,对照以“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成”为核心的“四个干”运行图、《问题清单》及《线索统计台账》,逐项进行评估,重点帮助被督导单位发现、分析、解决工作进展缓慢原因。验证式督导即对市直各责任单位进行详细核查,通过核查其推进落实情况,验证各牵头单位工作是否深入,责任是否落实。对县市区直属单位和乡镇进行详细核查,验证各地党委对专项行动主体责任是否认真落实。约谈式督导即针对问题比较集中、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一直零报告以及整改不认真、不到位,甚至有瞒报漏报、虚报错报倾向的责任单位、责任人,采取约谈方式,进行督导施压。
目前,该市已对14个县市区、28个市直单位、112个乡镇进行了三种方式的督导,共发现5大类320个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剖分析,提出整改建议200余条,对15名责任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实施案件再评审,对症治疗“软骨病”。为查纠各地各单位案件审查中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甚至弄虚作假、走过场等问题,唐山市创新工作机制,组建了案件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专项行动纪律审查组牵头,由纪委纪律审查业务骨干组成,通过随机抽查、定点督查等形式,对专项行动中各单位上报的案件进行再评审。严格执行会审、联评、反馈、整改工作程序,对于评查出来的问题,承办单位如有异议,可在3日内说明情况,如无异议需在7日内整改落实,并将整改结果报告评审小组。
评审小组成立以来,已再评审案件1255件次,跟踪整改案件783件次,批评相关责任人26名。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通过指名道姓的通报曝光,达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通过强有力的再督导、再评审,着力提升了专项行动案件审查质量,实现了以评纠偏,以审促治。
建章立制,立足根本编织制度“笼子”。在“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中,该市以问题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依托,认真分析制约和监督权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突出问题从制度上查找原因和漏洞,努力探索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通过认真清理和深入调研分析,存在各类问题的原因和漏洞被划分为“行业管理监督缺位的、执行法律法规走样的、对‘一把手’监督不到位的、责权利关系不对等的、关键环节管理监督缺失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的”等几类。并建立健全早规范、早预防机制,切实做到让守纪律讲规矩“固化于制度”。
为让制度切实“立”起来、“严”起来,唐山市在坚持立行立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的同时,依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漏洞,盯准党员干部易出问题、易犯错误的方面,先后制定完善了《关于运用第三方监督结果实施责任追究的办法》《“一码一照”登记实施办法(试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行政监督实施细则》《关于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廉政约谈和诫勉谈话的暂行办法》《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试行)》等122项制度,实现制度的“笼子”渐扎渐紧。
据了解,下一步,唐山市将重点对问题零报告、群众举报问题查否等进行再督导检查,对于瞒报漏报、虚报错报、查否问题被查实、整改不认真不到位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因督导不力而造成清理不到位的也要追究督导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