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头条新闻>

一问责八清理在行动

唐山:发现问题5817个 查处问责2170人

邢台:整治懒政怠政 纪律处分113人

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发布时间:2016-06-20 08:24:00

创新督导方式 强化案件审查
“一问责八清理”向纵深推进
发现问题5817个,完成整改3063个,查处问责2170人

近日从唐山市“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今年以来,该市不断创新督导、审查方式方法,强力推动“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现问题5817个,已完成整改3063个,查处问责2170人。其中,组织处理305人,纪律处分405人,移交司法机关18人;涉及县处级干部3人,乡科级干部469人。该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强化督导,掀盖子不留情面。为打好专项行动攻坚战,针对部分工作进展缓慢、问题线索少或问题比较集中的单位和部门,唐山市组建专门的督察组,突出问题导向,开展了解剖式督导、验证式督导和约谈式督导。

解剖式督导即督察组采取事先不通知、不听汇报的形式,直接开展有针对性的明察暗访,对照以“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成”为核心的“四个干”运行图、《问题清单》及《线索统计台账》,逐项进行评估,重点帮助被督导单位发现、分析、解决工作进展缓慢原因。验证式督导即对市直各责任单位进行详细核查,通过核查其推进落实情况,验证各牵头单位工作是否深入,责任是否落实。对县市区直属单位和乡镇进行详细核查,验证各地党委对专项行动主体责任是否认真落实。约谈式督导即针对问题比较集中、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一直零报告以及整改不认真、不到位,甚至有瞒报漏报、虚报错报倾向的责任单位、责任人,采取约谈方式,进行督导施压。

目前,该市已对14个县市区、28个市直单位、112个乡镇进行了三种方式的督导,共发现5大类320个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剖分析,提出整改建议200余条,对15名责任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实施案件再评审,对症治疗“软骨病”。为查纠各地各单位案件审查中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甚至弄虚作假、走过场等问题,唐山市创新工作机制,组建了案件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专项行动纪律审查组牵头,由纪委纪律审查业务骨干组成,通过随机抽查、定点督查等形式,对专项行动中各单位上报的案件进行再评审。严格执行会审、联评、反馈、整改工作程序,对于评查出来的问题,承办单位如有异议,可在3日内说明情况,如无异议需在7日内整改落实,并将整改结果报告评审小组。

评审小组成立以来,已再评审案件1255件次,跟踪整改案件783件次,批评相关责任人26名。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通过指名道姓的通报曝光,达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通过强有力的再督导、再评审,着力提升了专项行动案件审查质量,实现了以评纠偏,以审促治。

建章立制,立足根本编织制度“笼子”。在“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中,该市以问题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依托,认真分析制约和监督权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突出问题从制度上查找原因和漏洞,努力探索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通过认真清理和深入调研分析,存在各类问题的原因和漏洞被划分为“行业管理监督缺位的、执行法律法规走样的、对‘一把手’监督不到位的、责权利关系不对等的、关键环节管理监督缺失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的”等几类。并建立健全早规范、早预防机制,切实做到让守纪律讲规矩“固化于制度”。

为让制度切实“立”起来、“严”起来,唐山市在坚持立行立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的同时,依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漏洞,盯准党员干部易出问题、易犯错误的方面,先后制定完善了《关于运用第三方监督结果实施责任追究的办法》《“一码一照”登记实施办法(试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行政监督实施细则》《关于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廉政约谈和诫勉谈话的暂行办法》《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试行)》等122项制度,实现制度的“笼子”渐扎渐紧。

据了解,下一步,唐山市将重点对问题零报告、群众举报问题查否等进行再督导检查,对于瞒报漏报、虚报错报、查否问题被查实、整改不认真不到位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因督导不力而造成清理不到位的也要追究督导者责任。

聚焦突出问题 强化督导问责
开展专项行动整治懒政怠政
发现问题596件,组织处理150人,纪律处分113人

今年以来,邢台市聚焦突出问题,强化督导问责,开展专项行动认真整治“懒政怠政、不作为、不在状态”问题。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596件,整改完成525件,批评教育332人,组织处理150人,纪律处分113人,完善制度44项。

逐级传导,层层加压。通过印发文件、集中调度、通报点评等方式,及时把上级要求和压力传递到各县(市、区)和市直各牵头责任部门,并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做到每个牵头部门、每个县(市、区)专人统计、及时上报,相继建立健全了周汇总、月报告、定期通报等五项制度,实现工作24小时能联系、情况每个单位可掌握。同时把认真做好梳理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问责清单作为重要基础,对每周各地各部门上报的“三个清单”逐一进行梳理和统计,经市委有关负责同志审批把关,认真复核后及时上报,实现了“底数清、数字准、进度明”,牢牢把握了工作主动权。

跟踪问效,不留死角。把强力督导作为整治工作的有效抓手,不打无准备之仗,每次检查前都详细制定督导方案,选择合适时间,把握准确内容,灵活运用方式。设立整治“懒政怠政、不作为、不在状态”问题专项行动举报电话和邮箱,市委指定2人专职负责举报问题的查收、督办。截至目前,共接到群众举报21件,经主管领导签批后,转有关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进行查处,并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反馈查处结果。在已查处的19件群众举报案件中,免职并给予党内警告1人,免职1人,撤职1人,党内严重警告2人,党内警告2人,调离工作岗位1人,通报批评1人,正在通过司法程序处理5件。

动真碰硬,曝光揭丑。目前,该市点名道姓公开通报“一问责八清理”典型案件15起,其中“懒政怠政、不作为、不在状态”典型案件5起。除此之外,及时对各地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多轮通报。一是对开展工作行动迅速,周报告、月报告制度执行得好,上报了典型案例的15个县(市、区)和5个市直牵头责任部门点名表扬;对工作重视不够甚至有推托倾向,上报材料简单应付,不能认真落实上报制度的12个县(市、区)和3个市直牵头责任部门点名批评。二是对有的地方和单位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不在状态问题,个别部门工作人员不作为问题进行点名道姓批评,要求5个工作日内将查处、问责和整改结果反馈上报。三是对11个市直牵头责任部门组织工作开展情况和分管领域周报告、月报告制度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认真负责,组织发动充分,问题清理、查处、问责和整改行动迅速,整改措施有力,上报及时的4个市直部门点名表扬;对个别牵头部门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对分管任务认识不到位,分管领域组织推进不力的3个市直部门予以点名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