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要闻要论>
问问自己,批评的利器是否钝了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6-06-13 08:53:00

近闻,某上级领导参加一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每名常委自我批评完,其他常委要一个接一个对其提出批评。言毕,大家面面相觑。最后,该班子负责人提出休息10分钟,沟通好批评的“原则问题”后重新开会。上级领导在会后总结讲评时指出:“看来,掏心见胆的批评很不容易做到!”

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做合格党员,一时一事易,一生一世难。要一辈子做合格党员,就要勇于自我批评,乐于接受他人批评,及时查找不足、改正错误,丢掉“污垢、灰尘”,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之一,就是“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妨扪心自问,批评的利器是否钝了,真刀真枪地批评真敢吗?辣味十足的批评能坚持吗?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完善自我、净化灵魂的重要武器。深刻反省自己的缺点,把党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有效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个共产党人是否具有坚强党性之所系。

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良好风气得到一定回归,红红脸、出出汗的“疗效”正在呈现。然而,仍有一些人不敢使用批评的利器,甚至放在一边使之锈蚀。有的美其名曰“对事不对人”,批评“不对人”还叫批评?有的事前沟通,看似很“辣嘴”,实则没有“辣到心”,没辣到心怎会有批评的效果?有的绕来绕去,看似批评,实则表扬,把批评当成表扬算怎么回事?还有的批评不触及问题,即使触及问题也不是实质性问题,不暴露问题批评就成了空对空。诸如此类,批评的武器不是越来越灵,而是越用越钝。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党必须实行公开的自我批评,不怕家丑外扬,隐瞒是不能教育党员的。”事实证明,事前“红脸”,才能避免事后“脸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辣味”越足、“利器”越尖,排毒治病的效果就越好。要知道,进步的动力来自较真碰硬、来自反躬自省、来自灵魂洗礼。只有敢于自我批评,勤于“扫地、洗脸”,才能去除精神上的一切渣滓;只有乐于接受他人批评,勤于“反省、检修”,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因此,要做合格党员,对待批评决不能排斥,而应视为一种提醒、一项待遇、一剂良药,从而在揭短中补短,在亮丑中正容。反之,一味抵制批评、不容他人批评,“灰尘”就会越积越多……

利器要一直用才不会钝。今天用,明天不用,照样会钝。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出现。只要我们经常使用、大胆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利器,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不良苗头就能及时遏制,不正之风就能得到纠正,海晏河清、弊绝风清的党内政治生态就会得以呈现。(桑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