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焦点图片

中国纪检监察报关注河北乡规民约

《柳池禁约》孕育的节俭风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6-06-01 08:21:00

于家村大门。记者 王鹏志摄

《柳池禁约》碑文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这是一首流传多年的老歌,给了几代人无尽的遐想。而今,在河北省井陉县有一个石头“砌”成的村落,那里的路是石头铺的,房子是石头垒的,连桌子、凳子都是石头制成的。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于家村。这个村不仅以“石”著称,还诞生了据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节水村规——《柳池禁约》。

1“没闹过一次水荒,这在十年九旱的井陉山区简直是个奇迹”

于家村位于太行山腹地,四面环山。相传,明代名臣于谦被害后,其子避难于井陉南峪村,育有3子。长子于有道于成化年间(1486年)携眷迁居此地,“与木石居,与鹿逐游”,用石头搭房垒屋,造石具开荒种田,炊饮餐具全部用石头打凿而成,繁衍至今24代,故名于家村。如今,全村400余户,95%以上村民为于姓。

走进于家村,映入记者眼帘的全是石头,石窑、石院、石街、石巷、石楼、石阁……犹如一个琳琅满目的石头王国。

“我们村属石灰岩地质结构,400米以上没有地下水,在2008年自来水入户前,一直靠天吃水。但‘用水禁约’(后被称为《柳池禁约》)自明嘉靖三十年(1550年)问世来,我们村没闹过一次水荒,这在十年九旱的井陉山区简直是个奇迹。”村党支部书记于彦新告诉记者。

在于彦新带领下,记者来到于家村博物馆,见到了制于清乾隆三十九年四月一日的《柳池禁约》石碑。上面清晰可辨的碑文,似乎向世人诉说着这个古村落几百年不闹水荒的秘密。

据76岁的于福科老人介绍,为备天旱用水之需,于家建村后,在村对面山上陆续建了5个水池。后来,有的池子常有淤泥堆积,用水纠纷也时有发生。鉴于此,于有道第四代嫡孙于强和于怀两人便“窃思”,制定了“用水禁约”,约定“每年挖池,按门出工,除独夫、孤子、寡妇、病家外,有夫误者,一工罚钱五十,每家吃水许一瓮,取冰许两担,有多积者,一瓮水罚钱五十,一担冰罚钱二十……”对清理池中淤泥用工和用水作出明文规定,对违约用水者予以口头惩戒,对鳏寡孤独等弱势个体给予体恤照顾。

“用水禁约”制定后,各户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定,用水吵闹现象消失了。到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于家村人口剧增,用水矛盾再次凸显。为此,于家族长便“奉祖遗约”,把“用水禁约”刻在石碑上,竖在长有柳树的水池旁,并将其称之为《柳池禁约》,警示人们不要忘记、违背祖训,并号召大家在自家院内和村外空闲地建井窖。到上世纪70年代,全村共已有水井窖池1000余个。

正是这个《柳池禁约》,让于家村人祖祖辈辈爱水如命、惜水如金,也让于家后代摆脱了水荒厄运。

2“老祖宗留下的好传统不能丢”

时至今日,村里吃水已不是问题,但老祖宗节约用水的祖训在于家村一直传承下来。

走进村民于秀河家,犹如进入一个花园、果园、菜园三园合一的微农场。

门前、房角空地上或砌石成田或辟地成田,种着各种蔬菜,院子里梨树、葡萄树、月季花,次第相间。墙边摆着一遛6个大小不一的旧陶罐,里面种的丝瓜已长出巴掌大的叶子。院子的东南角有一口水窖,上面盖着水泥盖。3个屋檐漏水口下有3个大铝盆,里面盛满了雨水。

于秀河告诉记者,受《柳池禁约》影响,他们祖祖辈辈把水看得特别珍贵。尽管现在有了自来水,但节水习惯一直保持着。每当下雨时,如果是小雨,家家户户都拿出盆、水桶等来接;如果是大雨,就直接让水流进水窖。即使是冬天的雪,也要铲起来堆在一起,让它化成水流进水窖。这些水平时主要用来浇花、浇菜、洗衣服、拖地等。“俺一个月收入也有2000多元,不差这点水费,但老祖宗留下的好传统不能丢。” 于秀河说。

据于彦新讲,虽然村里2008年就通了自来水,但全村没有一家废弃水窖。因为这个缘故,村里自来水每年人均用量不到7立方。在他们村,浪费水是会被大家戳脊梁骨的。

记者走访了几户村民家,发现院里院外都打扫得特别干净。对此,村委会主任于瑞科讲,因为家家户户都有水窖存水,只有把环境搞好,才能保证水的卫生。

“传承老祖宗的节水规矩要从娃娃抓起。”于家小学副校长李计荣对记者说。

时值下午上学时间,孩子们正陆续进入校园。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个叫于佳惠的6年级学生,问他是否知道怎么节约用水。“我们在开自来水龙头时只开到三分之一,爸妈让我们洗车时要用布擦,下雨时要接水……”孩子稚嫩的声音说得非常流畅。

3 “惜水的传统滋养了节俭民风”

“俺们村人爱水、惜水的传统还滋养了节俭的民风。”于彦新说,他们村人居家过日子都以节俭为荣,来他们村赶集卖货的生意人都知道,于家人“抠门儿”。

记者看到于彦新穿的衣服上印有“嘉远公司”的字样,问他是不是在公司兼职。这位四十多岁的山区汉子憨然一笑解释,他妻子在嘉远公司上班,工作服是妻子淘汰下来的。为了以后他能穿,妻子在当初选号时还专门选了个大号。

“人家于翠田的俩儿子都是大学生,都挣大钱,人家还拾掇别人旧衣服,俺个老百姓还讲究啥。”于彦新风趣地说。

谈到这个问题,于翠田有些不好意思。她大儿子2007年大学毕业,现在石家庄市一家设计院工作,已成家,两口子每月收入六七千元。小儿子2014年大学毕业后在交通部一下属企业工作,月工资七八千元。她在村里当导游月收入也有八九百元。

“日子再好过,也不能浪费啊!”于翠田说,这么多年,她几乎没买过衣服,穿的都是亲朋好友淘汰下来给她的。在长辈的教育下,孩子们也很节俭。去年过春节时,考虑到小儿子参加工作,家里日子好了,她想去集市上买些菜,全家人吃一顿像模像样的年夜饭。小儿子跟着她,这也不让买,那也不让买。结果这顿年夜饭还是和往年一样,没什么大鱼大肉,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菜。

记者问为什么这么“抠”,于翠田讲:“多少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苦日子过习惯了,俺老祖宗比我们还苦呢。”

“俺儿子对自己‘抠’,对别人却很大方”。于翠田讲,2012年夏天,正值她丈夫患心脏病住院,大儿子刚结婚,家里欠着几万元的债。正在上大学的小儿子和同学去四川汶川震区慰问,打电话回来要钱捐款,并说这钱是借父母的,参加工作后还。她听了二话没说,从亲戚那里借了6000元汇给了小儿子。

“俺们村用地也很节俭,20多年没批过一分宅基地,翻修旧房子也不比阔气,还像老祖宗一样建成石头房。边角旮旯不是栽花就是种菜,没一点浪费。”于瑞科说,也正是节俭的传统让这个古村落保存得十分完好。(记者王鹏志)

记者手记

百年禁约启示后人

采访虽然结束,但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那满村的石头,还有生活在那村里如石头般朴实的人,以及蕴藏在于家后人身上那坚如磐石、艰苦创业、自强勤俭的品质。

井陉县地处太行山区,“平山不平,井陉无井”,这是对当地自然条件的生动写照。太行山缺水,于家村附近无河无溪,更无泉眼可供汲水。孟子曰:“民非水火不生。”没有屋子可以就地凿石,没有水怎么生存?

被困难吓倒的只是弱者,困难给强者提供的只是机会。可以靠天吃饭,就可以靠天饮水。勤劳聪明的于家后人于是“凿池而饮”,在山坡低洼处挖出一个大坑,坑底、坑壁用石头砌筑。下雨的时候,雨水从山坡上流下汇集到水池里。通过这种方法,使得“天水(天上的雨水)”得以保存下来,以备人日常生活所需。

随着用水量增大,各家各户又在自家院内外修建水窖。于是,1000多眼石头井窖池在村里“遍地开花”,不仅解决了村里用水之需,也成为于家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见证和诠释了于家人的智慧和勤劳。

几百年来,于家村就是这样靠旱池、水窖赖以为生。为避免因取水而造成秩序混乱,他们订立了《柳池禁约》,对旱池的维护、水量分配上作出明确规定。禁约不仅具有强制性和道德约束力,而且对鳏寡孤独等弱势个体给予体恤照顾。在保障村民比较公平、充分地享用稀缺的水资源的同时,也重建了乡村的自然法理和社会秩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家人的祖先于谦谦虚清廉,一生节俭,精忠报国。于家村的于家人奉行于谦家风,繁衍昌盛的家族将于氏家风慢慢发展成了系统的族规、村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柳池禁约》,于家村还有护林碑、禁赌碑等碑刻。从节约用水,到爱护林木,再到禁止赌博……自然、和谐的社会秩序正是靠着这些古老的村规民约,在动荡的社会变迁中得以持续维持。这对今人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专家点评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庄德水

中国传统文化中深藏着众多充满智慧的精神遗产,《柳池禁约》即是一例。这项禁约的制定起因于“用水”,把“用水纪律”用明文形式加以明确,解决了“用水”这一公共资源的困境,并成为于家村传承几百年的乡规民约。当前,这项禁约历久弥新,不仅没有被湮没、被摒弃,反而在现实生活中被赋予了新的治理涵义,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这项禁约既具有道德约束力,村民们世世代代加以遵守,又具有制度约束力,保障每一位村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构建起公平正义的乡村治理秩序。从近年来的基层实践可以看出,制定乡规民约比较容易,但要长期坚持并加以执行,却是一个难题,其要害在于这些乡规民约能否体现村民意志、能否与地方文化相融合。《柳池禁约》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寻求本土化治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