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头条新闻>

河北发挥“廉政早提醒”平台作用——

教育提醒不中断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6-05-25 08:42:00

滴滴滴……

516日上午9时,随着手机震动,河北省纪委监察厅每周一次的“廉政早提醒”如期而至。本期内容摘自“学思践悟”专栏文章《忠于党章勇于担当》。

2014920日开始,截至516日,由河北省纪委监察厅主办的“廉政早提醒”,已经整整100期。随着第100期的发送,全省除市县转发外,已累计发送100万余条。

100期虽不多、历时也不长,但传递的声音、发出的警醒令人难忘。

政策研读,促党员干部知纪懂纪

“时刻提醒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让领导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省纪委打造“廉政早提醒”的初衷十分明确。

突出主题早提醒、篇幅简短容易看、温馨提示易接受,省纪委充分发挥手机短信快捷、方便的优势,每周向省直各单位、市县两级、省属高校党委(党组)中心组成员,以及省纪委监察厅全体机关干部约1万人发送“廉政早提醒”。

为及时提醒领导干部坚持高标准、守住底线,自觉把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廉政早提醒”摘编了22期《中国纪检监察报》“学思践悟”核心内容,对《廉政准则》等党纪条规进行了9期诠释,发送省纪委重大决策部署15期,借鉴外地工作做法的“他山之石”5期。在第75期中,强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到底“严”在哪里,梳理出《条例》的有关内容,对全体党员以及执行党纪提出了更高要求。衡水、承德、邢台等地还把“廉政早提醒”、“学思践悟”内容与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受到党员干部欢迎。

预警提醒,拓展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渠道

“清明节是祭奠逝者表达哀思的日子。在此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别用公车去祭祖,别‘做道场吹打念经’,别在坟头‘秀排场’……”今年清明节前的“廉政早提醒”中,谆谆的教诲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关爱之情。

打造手机“廉政早提醒”平台,就是要通过这种途径,实化、细化、具体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省纪委的思路十分清晰。

为促使党员干部从身边小事做起,防微杜渐,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廉政早提醒”有针对性地发布了14期警示防范方面的内容、14期节假日重要提示、13期廉政声音。在第65期中秋节提示中,要求领导干部从“月饼”中读懂“正风方略”。在第97期早提醒中,省纪委针对“五一”、“端午”即将来临,对各级各部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提出具体要求。在随后的省纪委专项监督检查行动中,就发现违规配备使用公车问题线索117件,违规发放福利和津补贴问题线索84件,公款吃喝问题线索37件,并移交当地纪委、相关部门认真核实处理。

不仅如此,廉政早提醒还结合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用活生生的案例提醒党员干部不忘组织监督、接受教育管理。在第78期早提醒中,以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河北省大名县委原书记边飞为例,指出其放松自我要求、背离党的理想信念,根本不把组织和干部群众的监督放在眼里,警醒广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纪律和规矩刻印在心。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以短信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能够促使领导干部时时提高警惕、守住底线,认识上更加到位、行动上更加自觉、工作上更加有为。”

严肃追责,以纪律促教育落到实处

把纪律挺起来,才能让廉政早提醒发挥作用、收到成效。“廉政早提醒”给予了党员干部告诫提醒、规劝警示、明确要求、工作遵循,不能短信一发了之。基于此,河北省围绕把纪律规矩立起来、抓起来、明起来、严起来,通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四风”问题反弹、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来检验“廉政早提醒”的成效。

“秦皇岛市旅游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辉违规组织公费出国,私自安排两名专家持因私护照随团出访,未经请示,改变行程。给予马辉行政记过处分。”省纪委监察厅网站328日通报的一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很有典型意义。今年以来,河北已点名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典型问题33批、179起,切实收到了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

“哪些是碰不得的纪律底线,哪些是必须严格遵循的行为规范,‘廉政早提醒’给了很多提示。今后我一定及时关注、认真学习。”一位被约谈过的领导干部深有感触。据悉,省纪委下一步将开通网站手机客户端,使“廉政早提醒”与之融合、丰富、完善,以期发挥更大的作用。(刘正军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