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祀,是国人缅怀前辈,缅怀亲人的一个特殊时节,也是汇报一年来家庭及自身工作的一个特殊日子。
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汇报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成绩,还有自身的廉洁及品行,这是已逝前辈、亲人对我们从政者的期望。
《晋书·陶侃母湛氏传》中记载,陶侃初为浔阳县小吏,管理渔业。有一天,他托人送给母亲一瓦罐糟鱼。哪知母亲拒收官物,将鱼封好退还,并修书一封责备儿子:“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后陶侃谨记母亲教诲,勤政廉政,颇有政绩。
北魏名臣源贺屡立战功,封陇西王,虽官高禄丰,但清廉节俭。公元479年,源贺自料不久于人世,便作书告诫儿子:“忠勤以事君,清约以临己。吾终之后,所葬,时服单椟,足申孝心,皞灵明器,一无用也。”在风行厚葬的封建社会,源贺身居高位却遗令薄葬,的确难能可贵。源贺的两个儿子后来也都做了高官,他们都清廉节俭,有名于时。
清明时节,万物生长,皆清洁而明净,更是亲人们对我们做人、做事要清而洁的期盼;
清明时节,我们思亲人,更要让亲人为我们能够以廉洁为做人之基础,从政之信念,为民之本分而自豪;
清明时节,我们思亲人,更要让亲人为我们能够以贪为耻,以不诚实为耻而自豪;
清明时节,我们思亲人,更要让亲人为我们能够以和为贵,以勤奋为荣,以为民服务为荣而自豪;
清明时节,我们思亲人,更要让亲人为我们能够让政务更清明努力工作而自豪;
让我们在清明,这个特殊的时节,站在已逝亲人的墓前,省察自己的心灵,检点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思想更加澄澈,内心更加清明。(作者:廊坊市纪委李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