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惩治震慑信号传递越往基层越减弱的实际,完善巡察监督,遏制违规违纪问题增量。在组织建设上,市委成立6个正处级纪检监察工作协作组,对市直部门和重点乡镇进行巡察;同时,强化县区纪工委、监察分局的巡察职能。在工作方式上,采取常规巡察、专项巡察、异地交叉巡察、市纪委下沉巡察乡镇、县区纪委副书记带队巡察市直部门、市直部门延伸巡察到行业系统、临时增设巡察组、巡察“杀回马枪”等8种方法,发挥“异体监督”和“全覆盖”的威力。今年已巡察市直部门23个、重点乡镇24个,发现问题线索174个。
针对作风问题易反弹、易诱发腐败问题,建立全员监督与社会监督互动机制,遏制“隐身”“变种”。市、县纪委班子成员每人都牵头参与巡察、纠正“四风”明察暗访工作;纪检监察室工作任务增加指导联系地区和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查纠“四风”问题等内容;机关综合部门在统一组织下,参加重要节点的作风纪律暗访。在社会层面,指导县区纪委监察局建立集“微明示、微发布、微提醒、微监督、微受理”等内容于一体的微信公众平台,搭建公众有序参与干部作风监督的载体。对发现的问题,在处理当事人的同时,追究领导责任;问题频发多发的,一并追究“两个责任”。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全员出动,共查纠“四风”问题70个。
针对一些党员干部纪律意识不强、对个人有关事项躲避监督的问题,完善个人信息管理制度,强化对组织忠诚度的审查。着重建设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行管理的县处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系统,将包括民主生活会、约谈、诫勉谈话等在内的所有廉政信息全面记录在案。同时,实行新提拔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向纪检监察机关备案制度,把非共同居住子女及其配偶纳入申报范围,不定期按比例抽查核实,作为是否对组织忠诚和核实相关举报问题的重要依据,1名领导干部因未如实填报受到党政纪处分。
针对纪律审查环节存在一些衔接不够紧密、工作不够顺畅等问题,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审查效率。在信访线索排查环节,紧紧盯住与纪律规矩相关的问题线索,其他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在调查环节,对复杂案件,审理部门提前介入,盯住立案时确定的主要问题,加固证据体系,缩短调查和审理周期。在处分决定执行环节,规范处分决定的宣布、送达、归档手续,推行“一表通”,对处分对象的职务、工资、年度考核等事项一次告知和处理到位,确保纪律审查取得较好社会效果。(承德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