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实施方案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办法;制定实施提拔重用干部“两报告一筛查”廉政体检制度和纠正干部“为官不为”的“两定一考”工作机制;对节日期间顶风违纪搞“四风”,单位一把手和纪检组长一律先免职后处理;在全市开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试点工作……
廊坊市在探索实践“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工作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改革派驻机构前移监督关口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需要有强有力的前沿一线“碉堡”作保障,而县级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在发挥专司监督职能上是前沿阵地重要“堡垒”,其职责不可小觑,不容忽视。
面对县级纪工委(监察分局)不驻点办公、监督疲软的状况,廊坊市以延伸监督触角实现“挺纪在前”,改革了县级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撤销了10个县的85个纪工委(监察分局),面向党群机关和政府部门重新派驻纪检组,既实现了派驻监督的全覆盖又走出了同体监督的困局,让派驻人员在履行监督责任上更有底气、更为超脱。
为更好地发挥派驻机构职责作用,市纪委分57个系统开展业务培训,使派驻纪检组进一步找准职能定位,监督工作得到有力开展。固安县在发挥派驻机构监督作用上还探索实施了“六张卡”(问题提醒卡、疑问解答卡、约谈告知卡、责令纠错卡、整改到位卡、线索移交卡)工作制度,针对监督发现的问题对驻在部门和党员干部实施“对症下药”,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10个县派驻机构通过履行监督职责,查阅驻在部门卷宗2100多卷,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435人次,约谈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2000多人次,提出建议性意见600多条,发现各类问题162个,发现案件线索28个,受理信访举报16个。同时,市直部门纪检组也立足抓早抓小,强化监督防范,发现苗头性问题并及时提醒275人次,约谈部门领导及中层干部1564人次,提出意见建议492条。派驻机构的出色履职,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驻在部门党组(党委)更好地落实主体责任。
抓早抓小、从快从严查办违纪案件
经过两轮内设机构改革,目前市纪委机关具有办案职能的科室增加到10个,办案人员占到机关编制总数的61%,形成了握指成拳抓主责主业的强大合力。
围绕贯彻落实“四种形态”,市纪委坚持抓早抓小、从快从严,突出惩治“少数”管住“多数”的原则,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一方面,集中兵力,市级紧紧盯住县处级干部,县级紧紧盯住乡科级干部,规范信访举报管理,加强问题线索排查,努力提升纪律审查的精准度和命中率,做到力度不减、震慑常在。另一方面,抓早抓小,对内讲究兵贵神速、快查快结,多打“闪电战”,不搞“消耗战”;对外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加强与检察、公安、法院、审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注重联合作战。截至10月底,全市共立案929起,结案84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842人。其中,立案查处县处级干部35人,乡科级干部165人,同比分别增长25%和18%。通过强有力地查办违纪案件,廊坊市在党员干部心中架起了一道守纪律、讲规矩的带电“高压线”。
为进一步延伸抓早抓小抓苗头的纪律审查工作触角,市纪委还针对信访反映不具体、无法开展核查的信访内容进行摘录,以“纪检监察机关信访提醒卡”的方式,由纪委信访室直接寄给被举报人,此举对被举报人起到了及时警示提醒的作用。
霸州市坚持以纪律审查手段抓早抓小,突出治标、强化震慑,采取“按住葫芦抠籽”的方式方法,严肃查处了违规享受低保、骗取林补资金的案件,由小线索查出了大问题,有效做到了查一案管一片、挺纪在前的目的。各县(市、区)也都认真贯彻“抓早抓小,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试点工作现场会要求,以纪律审查为抓手,突出抓早抓小,延伸监督执纪触角,通过查办案件,以点带面,将纪律和规矩牢牢挺在各领域前沿一线。
纠“四风”猛拍“苍蝇”形成常态震慑
“四风”问题的反复性、顽固性,其根由还在于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不强,没有从思想的深处树立打牢守纪律、讲规矩的思想观念。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八条禁令”要求,廊坊市明确了“三个一律”要求,即对顶风违纪问题一律先免职后处理,对顶风违纪典型问题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对顶风违纪问题一律加大问责力度。为强化震慑作用,今年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市纪委专门组成17个检查组,加大了对“四风”问题的明察暗访力度,对顶风违纪搞“四风”的单位一把手和纪检组长一律先免职后处理。在10月30日召开的全市学习《准则》《条例》动员暨警示教育大会上,严肃通报了8起典型案例,对党员干部形成了强有力的警示震慑。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需要坚持抓早抓小,突出常态、长效,猛拍“苍蝇”。对此,市纪委明确把“拍苍蝇”作为今后工作的三大核心任务之一,以查处“小官巨腐”典型案件为抓手,围绕十个领域开展整治“村官巨腐”专项行动,截至10月底累计排查线索90件,初核80件,立案70人,处分56人。其中市纪委直查的3名村支书,涉案金额都在千万元以上,这些危害民生、侵害民利的“苍蝇”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以问责追究倒逼“两个责任”落实
廊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书强指出:落实“两个责任”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必须用好问责这把利剑,层层传导压力,将职责有效传导到基层神经末梢。
今年以来,廊坊市以追责问责为切入点,倒逼“两个责任”落实。出台了“两个责任”失职渎职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明确了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的28种追责清单和监督责任落实不力的22种追责清单,对落实“两个责任”失职渎职的,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追究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相关领导的责任,形成了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工作中,要求一切工作都要朝着纪律和规矩去,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有责必行、行责必果、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把责任落实的过程变成纪律建设的过程。在7月3日召开的全市落实“两个责任”工作汇报会议上,就严肃通报了4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典型案例,其中3名单位主要负责人和3名纪检组长受到问责追究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通过抓追责问责,我市在落实“两个责任”上既问出了差距又问出了动力,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抓“两个责任”的强大合力,有力地营造了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深入开展试点工作抓深入
9月28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10月10日,市纪委在霸州组织召开“抓早抓小,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试点工作现场会,对试点工作作了进一步部署。试点工作围绕“为什么挺、挺什么、谁来挺、怎么挺”,形成了“明规矩、挺规矩、执行规矩、维护规矩”四个层面10项具体落实措施。
目前,在明规矩方面,廊坊市正在按照“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要求,对党员干部应知应懂的纪律规矩特别是“六大纪律”进行归纳梳理,着手编印学习读本;结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为主题,在全市上下组织开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系列宣传活动,着力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在挺规矩方面,参照党纪条规,结合查处的典型案例和“四风”问题,对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行为,逐条明示,深入解读,作为党员干部的学习教材和行为准则;持续加大问责力度,通过点名道姓地通报曝光等方式,为党员干部上好警示教育课。在执行规矩方面,充分凝聚巡视巡查、信访举报、明察暗访、派驻监督以及专项检查、经济审计、舆论监督等各方面的监督力量,抓小节、重细节,抽丝剥茧、顺藤摸瓜,及早出击、动辄则咎;灵活运用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方式,对党员干部违反纪律的多发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理,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突出快查快结,对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人和事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在维护规矩方面,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规定;坚持“两报告一筛查”工作法,以“廉政体检”严防“带病提拔”;规范权力运行,扎紧制度笼子;持续推进“三转”,把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从“盯违法”转向“盯违纪”,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廊坊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