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监督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焦点图片

民族记忆·走进抗战纪念馆、遗址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时间:2015-08-21 10:07:00

街景

    冉庄始建于隋唐,至宋代时,杨业之子杨延昭部将在村北河畔荒原筑营戍守,冉庄因此而一度繁荣,初具小镇规模,故冉庄素有唐村宋镇之说。街上两棵老槐树,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冉庄街头老槐树:古槐大钟是冉庄的标志,古槐已有上千年历史,上悬大钟用于报警,它们共同见证了日军的残暴行径和冉庄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如今古槐已枯死多年,但它仍然高擎铁钟,用满身的弹孔和黝黑的枝杈向人们诉说着抗日战争时期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1942年,日本侵略者为确保战略后方,集中兵力在无险可守的冀中大平原上,采用“铁壁合围”、“纵横梳篦”的清剿战术,进行“大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并有计划地建据点、修公路、挖封锁沟,在六万平方公里的冀中平原上修据点炮楼1783处,修公路2万多公里,挖封锁沟8878公里,把冀中平原细碎分割成2670块。冀中人民为了有力地保存自己,有效地杀伤敌人,群策群力,挖沟掘道,改造地形。地道的形成弥补了平原作战的缺陷,以其独特的战斗形式,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土地道

  冉庄地道战是冀中平原地道斗争的光辉典范和缩影。冉庄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抗日,在无险可守的大平原上,修筑了村通村、户通户,全长32华里的地下长城,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地道结构剖面图

  冉庄地道一般宽0.70.8,高约11.5,上距地面2多。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顺沿东、西、南、北大街挖成4条干线地道,再由干线延伸出20多条支线,直通村外和周边几个村,最后挖成户户相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的地道网。

  

地平面地道口:一般设在室内隐蔽的墙角地面上,通过滑板开关,是冉庄构思巧妙的地道口之一。

  在斗争实践中,冉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艰苦的劳动,把地道网建设得十分完备。地道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道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地道内有指挥部、休息室、储粮室,设有路牌和油灯,还有地下兵工厂、翻眼、陷阱等多处秘密设施。

地道囚笼照片

  同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在墙壁、地面、井壁、牲口槽、炕面、锅台、衣柜等不易发现处,巧妙的构筑地道口,并加以伪装,使敌人难以发现。

锅台地道口:平时烧火做饭,战时可掀开铁锅进入地道,是冉庄构思巧妙的地道口之一。

  夹壁地道口:这是一面中空的夹壁墙,与上面的高房工事连通,在上面打击完敌人之后可以迅速从此地道口转移。

  马槽地道口:利用牲口棚和马槽做掩护,马槽底部是一块能抽拉的木板,下面直通地道。

  为了便于监视、射击敌人,还利用高房、地面等有利的地形地貌,构筑工事多处,并与地道相通。同时,在街道、路口遍布地雷,将引线引入地道。这样,冉庄地上地下各种工事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个立体火力网,成为一座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

  高房工事:是村庄的制高点,民兵可以在高房工事上居高临下打击敌人。与各个工事相结合形成立体火力交叉网。

  碾子工事:碾子与地道相通,下面设有暗枪眼,是民兵打击敌人的战斗堡垒。

  抗战时期,冉庄人民饱尝了日寇的血腥屠杀,经受了血与火考验的冉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暴,奋起抗日,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其中较大的战役5次,荣获了“地道战模范村”的光荣称号。

  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区20万平方米,现仍保留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地下保留着当年的地道3000米。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布展风格以庄重、朴实、体现特色为重点,以“抗战奇观,地下长城”为主题,以冀中平原地道的形成、发展、完善及在抗日斗争中发挥的特殊作用为主线,以冉庄地道战为重点,向人们展示了冀中地道战波澜壮阔的斗争史,颂扬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外墙

  展览采用现代设计语言与写实造景相结合的手法,充分展示冉庄地道战的创建、构造特点和战术战法。同时,展厅内珍藏着宝贵的革命文物500多件,并充实了大量的照片、图表、雕塑、绘画创作,利用丰富的陈展手法及互动模拟射击、幻影成像、三维图像、光电感应等高新技术让展览更具参与性。

展厅入口

进入展厅的通道

序厅内抗战浮雕

三维立体幻影成像

水井地道口和街头古槐复原陈列

锅台地道口和马槽地道口复原陈列

资料提供: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鸣谢:河北省纪委 清苑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