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要闻要论>
反腐败,增强群众获得感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5-05-05 09:33:00

“五一”劳动节期间,河南省郑州市不少纪检监察干部放弃休息时间,坚守在工作一线。他们或制订工作方案,或明察暗访,或核实案件线索,或综合分析案情,为突破群众身边腐败案件而努力。图为新郑市纪委同志根据谈话笔录寻找案件突破口。王志强宋方 摄影报道

1对基层腐败“零容忍”,是群众最大期待

“查结案件3263件,处理违纪人员3816人,其中县处级18人、乡科级507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501人……”河南省纪委信访室主任李笑峰展示2014年以来该省专项治理基层腐败的一组数据;

2014年10月以来,我们查处了一批发生在基层站所的贪污受贿、职务侵占等案件,11名涉案人员均被立案调查,其中3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江苏省海安县纪委干部刘卫锋告诉记者;

湖北省丹江口市纪委干部刘传林说:“今年,市纪委在查处基层腐败案件中,揪出31名处科级干部‘苍蝇’,有8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

基层腐败问题包罗万象。对腐败问题“零容忍”,着力加以解决,是群众最大期待,各地均踏着不变的步伐,在深入推进。

受访者中,很多人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十八大以来,中央“打虎”成绩斐然,中央纪委日前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表明,中央同样重视基层腐败问题,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这个意义十分重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陕西省高陵县纪委干部李刚强说,“对于基层群众来说,‘打虎’因为距离远,虽然感觉激动,但那好像只是‘传说’和‘故事’,身边的‘苍蝇’依然张狂。说白了,老百姓需要反腐带来‘获得感’。因此,部署这项任务的紧迫性在于:反腐压力必须层层传导、责任级级落实。”

浙江省仙居县纪委干部朱丹萍深有同感:“我老家在农村,老家的同学亲友经常跟我说,纪委这几年每年都查处了一批贪污腐败的领导干部,但对我们老百姓来说,那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我们希望多查处一些贪污腐败的村干部。”

中央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坚强决心,干部群众无不举手点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纪委去年立案查处了北庭镇泉水村4名村干部贪污、受贿案。县纪委干部徐小祥说,从2013年开始,北庭镇就有牧民上访反映村干部贪污腐败,而且越来越多。案件查处后,有的群众放起了鞭炮庆祝。这是群众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拍“苍蝇”的支持。

“大家还希望‘拍蝇’莫等‘翅膀硬’。”辽宁省大连市陈永江表达了另一个观点:要从苍蝇滋生的初期,就举起“蝇拍”,绝不手软。

2惩治“村官”腐败,斩断四处乱伸的“黑手”

在连线中,很多基层干部认为,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在农村尤为严重。随着中央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移民扶贫、低保、危房改造等民生项目的实施,大量资金进入村居组织,不少村干部的手便四处乱伸。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纪委干部何成天告诉记者,中央巡视组在广西巡视时,发现基层干部“苍蝇式”腐败问题凸显。特别是在分配危房改造指标中,村干部往往利用职务便利,勾结乡镇城建站所干部向群众索要好处费。武宣县纪委去年查处的陆某某,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三年间,为26户不符合条件的农户申请获得了危房改造补助款,造成国家经济损失43.7万元,收受了13名村民的好处费共计1.47万元。此案已开庭审理。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曾发生村党支部书记向想少缴超生社会抚养费的村民收取好处费的事。根据当地的政策,超生社会抚养费往往是2万元至4.6万元,“要是给村党支部书记送点钱,罚款就可以少交。我们区纪委去年查处的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向18户收取了此类好处费,涉及金额5万余元。”台儿庄区纪委干部张琪边说边感慨。

贪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金等案例,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也时有发生。文山州干部李万辉介绍说,广南县某村党总支书记陆某,采取涂改单据的方式,贪污收取了9万余元养老保险金,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他说。

江西省峡江县纪委干部邓美贞则用一种新视角谈起农村腐败,她说,现在村干部呈现一种“赚钱型能人”、“能人型腐败”趋势。一些村民通过跑运输、做工程发财了,便争当村干部,然后就利用村干部身份通过向相关政府部门送礼来承包工程项目,只顾自己捞钱。

一件件农村腐败案,让人唏嘘不已。不难看出,部分村干部的法纪意识很淡薄,甚至不懂法,管理大笔集体资金,就想“借”来周转,认为只要按时归还就可以。岂不知,这样不但违纪,而且侵占了集体资金。

如何整治“村官”腐败?

河南省林州市纪委干部刘红玉支招:要加强惠农政策透明度,强化基层干部道德法律和纪律规矩教育,提高违纪成本形成强大震慑,强化问责,等等。“教育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不能鞭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要板上钉钉。”

四川省邻水县纪委干部陈愚则建议,对村级公开采取暗访监督,对不及时、全面公开的进行责任追究。

3减少腐败存量遏制增量,“两个责任”硬起来

“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高压态势,营造了“不敢腐”的氛围。但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一些基层干部腐败问题穿起了“隐身衣”,手段更加隐蔽、花样不断翻新。湖北省公安县纪委干部张贻湘的讲述,仿佛要掀开“冰山一角”。

“我有家亲戚所在的社区以前是农村,有很多土地房屋等集体资产。自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以来,这些资产越来越紧俏。由于国家大量征地,地价水涨船高。去年,集体资产中一块价值700余万元的土地被征收,但直到当地电视台报道后,居民们才知道。那么,多年来卖地的钱都哪儿去了?去年7月,我家亲戚联合其他居民实名举报了社区居委会,反映财务不公开,居委会书记、主任‘家族式’,土地征收不公开等问题。市纪委安排了街道纪委来调查,结果街道纪委对这些问题都闭口不谈。直到前不久省委巡视组进入该市,居民们还是没能把问题反映上去。我给他们支招,直接发邮件到巡视组邮箱和省纪委举报信箱。但是已经过了快一个月了,仍然杳无音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连线中,有的基层干部用“你懂的”来回答记者提问,他们表示,基层确实存在“表面上九级风浪,下面却纹丝不动”的情况,毫无疑问,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缺失。有的就说:“基层纪委有几个真正‘三转’到位了?反正我们这儿经常帮县委‘打工’,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县委办一律转到县纪委办。纪委信访电话都变成市长、区长热线了……”还有的说,“我们下乡访民情,‘老表’根本不信任我们,说这么多条件好的吃低保,你们能查吗?问他们是哪些人,又有顾虑,不肯说。”

“‘表面上九级风浪,下面却纹丝不动’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并非易事。”重庆市武隆县纪委干部代志彬说,部分区(县)委书记主观意识有差距,部分纪检干部主观能动有差距。一些区(县)的纪检干部与被反映对象往往有盘根错节的关系。浙江省岱山县纪委干部王双娜也认为,归根结底,基层干部或是能力不足,执行不到位;或是钻制度空子,执行变味。

“把准方向、迈出步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基层。”贵州省黔西县纪委干部蔡成学认为,中央的坚定决心,定会让群众看得到、体会得到、享受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实在成果。广东省信宜市纪委干部罗本森则用铲除“最后一公里”的腐败,来比喻铲除群众身边的腐败。(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金玉萍 郝碧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