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筑“防火墙”打“预防针”
怎能时刻绷紧“廉洁弦”?
市纪委紧盯国庆、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用“禁令”看住--
“五一”前夕,下发《关于“五一”节期间深入落实作风纪律规定强化执纪监督的通知》;
中秋国庆前夕,下发《关于中秋国庆期间加强廉洁自律工作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通知》;
元旦春节前夕,下发《关于加强2015年元旦春节期间廉洁自律工作的通知》;
……
大大小小的制度“笼子”让大家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针对整治会所歪风、奢侈浪费、为官不为、“隐形歪风”等问题,该市连续制发14个专件,下发33条禁令,建立26项制度。
“能从“酒局”、“牌局”和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了,少了酒气、去了官气、树了正气。“该市科技局一名县级领导干部感慨道。
去年8月,为从源头防止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等奢侈浪费行为,加强节日期间廉洁自律,市纪委邀请市内13家大型超市、酒店和物流企业进行座谈。叮嘱他们,在负起社会责任的同时,创新经营方式,面向大众。
“按原则”、“守规矩”,正在成为自觉… …
节中—集中“火力”打“靶心”
这是一场硬仗!
4种主要“节日病”是:领导干部收受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及参与用公款支付高消费等问题;党员干部公款公车旅游、公车私用等问题;领导干部借婚丧嫁娶等事宜大操大办、收钱敛财等问题;党员干部参与各种形式的赌博问题。
彻底根治,就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监督检查,于细微处彰显反腐“大决心”。一年来,该市纪委围绕治“节日病”持续给“药”:
--精准打击。针对节日节点,该市遵循“锁定重点、定向发力,盯住难点,布下天网、全面彻查”的方针,采取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媒体联动等措施,充分发挥市县乡三级正风肃纪行动领导小组和12个市委督导组的作用,通过实施“拉网式”联合督查、“点穴式”暗访督导、“交叉式”集中彻查,始终保持严查的高压态势。
--创新手段。创新监督检查手段,开通“四风问题人人拍”监督平台,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对党员干部进行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无缝隙监督。同时,山海关区创建了“好媳妇廉内助”微信群,邀请70多位领导干部家属入群交流廉洁思想,让廉洁之风吹入权力“后院”。
端午抓粽子,中秋抓月饼,元旦抓贺卡… …全年累计实施明察暗访780余次,出动人员1980余人次,查处公款大吃大喝、收送节礼、公款旅游等违反八项规定和“四风”典型问题227起,处理291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26人。
不放过一张卡、一餐饭、一顿酒,让那些“盼着风头过去”的人,彻底破灭幻想。
节后—点名道姓公开“曝光”
谁还在乐而忘“廉”?
昌黎县新集镇财政所长许经春没有想到,由于为儿子大操大办婚宴,不仅受到免职处理,而且被通报曝光。
不遮掩、不护短。市纪委对广大干部重要节日节点的“四风”问题,一律从严查处,并点名道姓公开曝光。
“曝光日记”敲山震虎:
4月29日下午3:50,冀CA0727停放在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内;4月30日上午9:20,冀C16098停放在公主王子号游船8号旅游码头… …
10月4日上午10:00,卢龙县刘田各庄镇政府值班人员不在岗;下午3:10,昌黎县十里铺乡政府值班人员不在岗……
……
“太砢碜了,上了报纸后,在全市‘出名’了。”一位曾被处分的干部说。
“以前曝光涉案人员只是‘某某’,背离了曝光的初衷。”市民张国庆感触颇深,“人要脸、树要皮”,直接点名道姓曝光,更具“杀伤力”。
一年来,全市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现场通报13起典型案件,同时在新闻媒体开设“正风肃纪在行动”专栏,坚持随查随曝,形成有力震慑,截至目前,通报曝光99起,涉及260人。
“越往后执纪越严!”再次成为群众的新期待… …